金秋時節,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眼下,定邊縣糧食作物、果蔬陸續成熟。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進行采收,田間地頭處處呈現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小雜糧種出富民強村“好錢景”
走進定邊縣石洞溝鎮薛圈村的千畝青貯玉米地,大型玉米秸稈粉碎收割機正在玉米地里來回穿梭,一株株玉米秸稈連同顆粒飽滿的玉米頃刻間就被收割、粉碎,變成細碎的青貯料,傾倒在隨行的大型汽車內,再經過卡車的交替轉運后,直達牧場進行儲存。
“我來定邊收青貯玉米有七年了,玉米淀粉含量也高,特別符合我們牛場的標準。”來自寧夏的青貯收購客商馬國志表示,定邊的玉米品質、品種都相當好,每年的收購量能達到五萬噸左右。
青貯飼料被譽為“草罐頭”,具有生物產量高、纖維品質好、持續性長等特點,是牲畜公認的優質飼料。近年來,定邊縣利用“糧改飼”項目資金,推動“糧經飼”三元結構優化,構建起了種養結合、糧草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結構。今年,該縣玉米總播種面積160萬畝,其中年收儲青貯玉米約20萬畝,在滿足全縣草食牲畜所需的同時,也向寧夏、內蒙古等周邊縣區提供青貯飼料約20萬噸。
與此同時,定邊縣姬塬鎮馮團莊村的2000余畝“玉豆”套種也迎來了收割期。
“我今年主要種的是糯玉米和毛豆套種,畝產2000余斤,一畝地下來純收入差不多有2000多元,這種套種種植的方式,比玉米單一種植能多收入30%左右。”種植了80余畝玉米套種大豆的姬塬鎮馮團莊村種植戶馮世生,一大早就在自家的地里忙著收割成熟的豆子。
2022年,定邊縣發改科技局與農業農村局在定邊縣姬塬鎮馮團莊村示范種植了1000余畝玉米套毛豆。產量頗豐的“玉豆”套種模式,為該縣山區旱作農業蹚出了一條“新路子”,也讓該村種植戶吃下了“定心丸”。近年來,定邊縣姬塬鎮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開展技術培訓,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動員和引導群眾將“玉豆”套種面積擴大到2000余畝,該模式采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核心是擴間增光、縮株保密,讓高位作物玉米具有邊行優勢,擴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間,實現了作物的優勢互補,達到大豆玉米“一季雙收”的效益。
蔬果香托起村民致富“新希望”
在定邊縣白泥井鎮辣椒種植基地,鮮嫩的辣椒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采摘、運送、分揀、裝袋……現場分工有序,一片繁忙。
“我今年種了圓椒、牛椒兩個品種,下來總共有50畝左右,畝產可達一萬余斤。”正在分揀辣椒的白泥井鎮衣食梁村村民李浩說:“最近圓椒價格好,我每天能采個1萬到2萬斤左右,采好就直接拉在交易市場,客商當場就收購了。”
白泥井鎮辣椒交易市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在該農產品交易市場辣椒交易區,客商云集、車水馬龍,綠色、紅色的辣椒堆成“小山”正被陸續打包裝箱。
豐產豐收離不開好品種,在定邊縣紅柳溝鎮高圈村,特色山地蘋果進入了采摘季,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樹枝,外觀十分誘人。果農張續文借著互聯網的東風,也開始通過拍攝視頻,推銷他的山地蘋果。“現在我們基本上都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快手等網絡平臺來銷售蘋果,微信預訂后,我們給人送貨上門。知道地方的顧客,也會上門來購買,一年下來冷庫里基本沒有存貨。”紅柳溝鎮高圈村果農張續文說。
以手機為“新農具”,“帶”著果香奔小康。張續文今年的50畝蘋果迎來了大豐收,這也得益于定邊縣地理優勢和政策跟進,山地蘋果品質持續向優,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截至目前,全縣蘋果種植面積共6200畝,10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六處,蘋果掛果面積3200畝,總產量4000噸,新栽面積2000畝。
近年來,定邊縣依托資源優勢,引導鄉村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收入,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農業現代化走上快車道。截至9月底,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1.3萬余畝,產量約17.2萬噸;瓜果、藥材播種面積7300畝,產量約12萬噸。目前,該縣秋糧收獲已接近尾聲,稻谷飄香,豐收在望。(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高婷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