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亞軍委員特派北京記者 杜靜波 攝
□ 特派北京記者 唐冰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參與并引領全球治理的責任日益重大。在此背景下,作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和接觸外來思想文化的前沿,外語教育特別是高校外語教育更應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培養更多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復合型外語專業人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姜亞軍指出,近年來,由于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大環境影響,加之外語專業自身發展問題的累積,高校外語專業發展出現一些問題。表現之一就是2023年全國外語類院校和專業的招生分數線出現“斷崖式”下滑,一些國家亟需的非通用語種專業錄取人數不足。
“生源質量的下降,勢必會影響到我國國際化復合人才的培養,為我國全球治理、區域國別和國際傳播人才的儲備埋下隱患。”姜亞軍說,2022年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專業目錄》中,把“區域國別學”新增為交叉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并注明“可授經濟學、法學、文學和歷史學學位”。然而,最新《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4)目錄中并無相關“區域國別學”專業。可見,區域國別人才培養的關口亟需前移至本科階段。
外語類專業是我國培養國際化復合人才的重鎮,而區域國別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在精通對象國語言文化之上。因此,姜亞軍認為,應將區域國別人才培養納入外語專業改革之列,既推進外語專業的分類建設與差異化發展,也實現區域國別人才在本科教育階段的生根落地。
姜亞軍以英語專業改革為例提出,可將“英語”專業更名為“英語語言文學”,參考專業目錄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聚焦英語國家和地區文學和文化;單設“英語教育”專業,參考“音樂教育”“舞蹈教育”和“美術教育”等專業,致力中小學英語師資培養;增設“應用英語/特殊用途英語”專業,強調英語的專門用途;增設“英語國家與地區(研究)”專業,致力區域國別人才培養;增設“英語與國際傳播”專業,聚焦國際傳播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
“德語、法語、俄語等其他外語專業可根據國家需要和自身發展現狀,進行分階段改革。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同,培養方案各異。各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特色和現狀,自主選擇,從而實現分類發展,改變英語專業‘大而全’的現狀,推進分類卓越。”姜亞軍說。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