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靳深 牛建群
3月5日,洋縣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召開,與會委員圍繞譜寫洋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緊扣中心服務大局,助力增進民生福祉積極建言獻策。
“應以科技創新驅動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雷從群委員建議,依托洋縣綠色(有機)循環產業園區、有機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秦創原洋縣分中心,發揮科技創新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動能。狠抓企業培育和招商引資“兩大行動”,致力促進建設共享實驗室、創新試驗示范站、企業研發中心“三大平臺”,聚力強化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員服務、技術經理人嫁接“三支隊伍”,打造縣域經濟“增長極”。
洋縣黑米,譽滿中外。民盟洋縣支部建議,要增強黑米全產業鏈開發,擦亮“洋縣黑米”土特產招牌。建立“政府+協會+企業”行業管理機制,完善質量監管、品牌管理、議價定價制度,積極延鏈補鏈,培育洋縣黑米龍頭企業,開展黑米全產業鏈招商,推動形成產業集群,強化利益聯結,強化種子保護,推廣“企業+合作組織(村集體)+農戶”和“保底訂購+分紅”模式,讓黑米種植戶享受到更多產業增值帶來的經濟效益。
打造招商引資“新引擎”,跑出縣域經濟“加速度”。張怡委員建議,應樹立抓招商引資就是抓財源建設的理念,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產業發展思路,緊扣“招大引強、招才引智”兩個重點,堅持筑巢引鳳,優化產業格局,積極招引一批“含金量”足、“含新量”高、“含綠量”多的產業項目。聚力融資保障,實現資金撬動,用足用活金融政策,提高金融資金支持發展能力,激活民間資本投資熱情。
洋縣是文化大縣、非遺大縣,但仍存在非遺傳承人老齡化、后繼乏人、投入不足、傳承困難等問題。對此,趙學勇常委建議,應完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制度,適當提高非遺傳承人補助標準,加強非遺傳承人素能培養,堅持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堅持非遺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大秦嶺四寶、有機洋縣、蔡倫紙文化、紅色文化、非遺文化等文創產品開發力度。要舉辦非遺研討、文創比賽、短視頻比賽、非遺博覽會等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非遺、參與非遺,形成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和利用的良好社會氛圍和工作合力,更好賡續文化根脈。
檢察公益訴訟助力耕地保護“長牙齒”。耕地是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事關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尚永東委員建議,要運用好“公益訴訟”法律利劍,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主體,堅決禁止“先占后批”“批少占多”“農田上山”等違法現象;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公益訴訟聯動機制,建立耕地保護案件線索雙向移送反饋及問責機制,不斷提高監督剛性、監督合力和監督效果。
為進一步做好今年政協工作,洋縣政協主席路建俠表示,希望政協委員扛牢建言獻策“硬擔當”,寫好民主監督“大文章”,貢獻參政議政“金點子”,畫好服務群眾“同心圓”,干出人民政協“新樣子”。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