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龍 受訪者供圖
□ 實習記者 李濟樸
“乘坐寫作這座虛舟,我一次次逆著時間的河流而上,過千重山,聽萬里風,閱人間事,并在一次次抵達中領賞命運的種種饋贈。”丁小龍在新作《我與無我》中這樣寫道。
生活離不開書的陪伴,通過閱讀可以建立知識體系,也能享受更為廣闊的人生體驗。對青年作家丁小龍而言,閱讀亦是如此。
“閱讀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寫作。沒有閱讀的寫作猶如空中樓閣。”大學時期,丁小龍經常沉浸在圖書館中,對文學的迷戀讓他開啟了寫作之路。在北京師范大學攻讀文學碩士研究生期間,作家與學者的講座,讓他對創作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2012年,丁小龍的中篇小說《鳳凰嶺》在省級文學刊物《延河》上發表,這也是他邁入文壇的第一步。今年4月12日,第六屆陜西青年文學獎揭曉,丁小龍參評作品《凈土》獲中短篇小說獎主獎。
“關注人類存在困境與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是我創作的原始動力。”丁小龍說,年輕人就業、心理健康、原生家庭、婚姻、城鄉差異等問題,都是他的關注點,這些領域不僅可以反映當代青年的生活現狀,也能體現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和困惑。中篇小說《空心人》就是寫年輕人生活狀態的,《世界之夜》則寫的是詩人面臨的困境。
丁小龍說,他的目光聚焦于那些積極與現實生活對話、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同齡作家。在追求文學理想的道路上,生活問題和寫作問題是當前面臨的兩大難題。眾多青年作家在追尋文學夢想的道路上,不得不面對現實,僅憑寫作難以維持生計。因此,需要尋找其他途徑來獲得穩定收入,確保能堅持創作。此外,作品發表與出版困難同樣是需要面對的挑戰。
在人人都可以拿起筆抒懷與記錄時代的今天,青年作家只有實現突破、轉型、創新,才能保持文學創作的活力。
“保持高強度、體系化閱讀是我汲取靈感的源泉。”丁小龍表示,通過深入人群,聆聽鮮活故事,感受不同人的命運起伏,真實生活才是創作的最佳素材,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寫出觸動人心的文字。同時,要保持身心健康和深度思考,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將生活的點滴轉化為文字。在未來的創作中,自己也將以小說創作為主,兼顧詩歌、散文與評論的寫作。
面對新時代,青年作家群體如何把握時代脈搏,創作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丁小龍說,時代是寫作的源泉,也是寫作的曠野,任何一個作家的寫作,都是根源于自己的時代,并以各自的作品來回答自我與時代的關系。青年作家在創作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復制時代,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來回應、照見和創造所在的時代。好的作品不僅是鏡子,更是燈塔,能夠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時代問題,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五四精神永不過時,時代賦予了青年使命。”丁小龍說,沒有先輩的上下求索,就沒有后來者的成長與堅定。新時代下,青年作家群體要勇于創新探索,不斷開拓藝術的邊界,以更為寬闊的視野來理解時代與個人的關系,增強文本的歷史感與真實感,從人的立場出發,書寫有血有肉的人類故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