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康積波
政協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協一項富有統一戰線特色的基礎性工作,具有“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能,其作用不可小覷。近年來,城固縣政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新方位新使命,創新思路、突出特色,緊密結合城固厚重人文,深入探索文史工作新路徑、新形式,不斷推動政協文史工作提質增效。
腳步丈量 做好“文化自信”的忠實踐行者
文史資料工作是人民政協的看家本領。在《西北聯大在城固》《陳海霖席門集校注》《政協城固縣委員會紀念郵冊》等文史資料發行后,城固縣政協迅速轉入“尋訪張騫”“尋訪李固”等考察探訪工作。2023年4月正式啟動“尋訪張騫”系列工作,通過平時掌握、史料查閱、網絡篩選、專家推薦等方式,在全國范圍內確定71個考察線索,據此策劃線路、細化任務、配強隊伍,抽調6名專家、1名媒體編導組建功能齊備的考察組,歷時近1年時間,分8條線路9次外出,東至東海之濱、西及帕米爾高原、南至廣東云南、北達內蒙古遼寧,足跡遍布國內所有與張騫文化歷史、人物事件、遺址遺跡、社會研究、民間傳說有關聯的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9個地(市)、縣(區),行程達6.7萬公里,通過現場式考察采訪與搶救性收集整理,對有關張騫及古絲綢之路的歷史遺存、博物館的文物及歷史信息、地方志辦的歷史記載及線索、民俗專家及文史學者的采訪和關于張騫及古絲綢之路的文史資料與傳說故事等進行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挖掘研究。
以腳步丈量的深度,努力探尋文化自信的厚度,為在張騫墓榮膺世界文化遺產地10周年之際,匯編文史資料、拍攝專題紀錄片等工作收集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2024年7月,城固縣政協又組建考察組赴湖北、河北、河南等地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尋訪李固”系列考察活動,并形成43萬字的文史資料初稿,目前正在進行審校,78萬字的《城固縣政協志》(1955-2024)一書也進入審校環節。
打造平臺 做好“存史資政”的傾情實干者
一張張照片訴說往事,一件件展品銘刻歷史。為充分呈現文史工作成果,2023年,城固縣政協相繼建成投用“兩館一院”(文史館、圖書館和各界書畫院)。占地150余平方米、匯聚1300余件展陳史料的縣政協文史館,生動記錄了縣政協走過的70年光輝歷程,真實反映了廣大委員為民履職服務的累累碩果,為存史資政、服務發展、啟迪未來發揮著重要作用。占地50余平方米的縣政協圖書館,收藏了涵蓋政治經濟、社會哲學、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等22類書籍4200余冊,匯集了向上級政協及省內外100多個兄弟縣區征集的640余本精品文史資料,成為建設“書香政協”、提升政協履職效能的重要平臺。占地300余平方米的各界書畫院逐步成為“書畫藝術者之家”,成功舉辦各類書畫交流展8次、吸引4400余人次群眾觀展。隨著受眾越來越廣泛、活動越來越豐富、交流越來越頻繁,三個平臺在提升存史資政水平、弘揚縣域傳統文化、凝聚各界發展共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加凸顯。
深化成果 做好“助推發展”的務實服務者
推動文史資料成果轉化,是政協文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開展“尋訪張騫”采風考察,是迄今為止城固縣政協發起的范圍最廣、歷時最長、收獲最多、反響最強的文化探尋之旅,通過精心制作46期“尋訪張騫·探秘博望”短視頻并在全媒體播發,制作70分鐘《尋訪張騫·探秘博望》專題紀錄片,匯編成的150余萬字大型文史資料《博望·張騫》即將付梓出版,將“尋訪張騫”考察成果在縣政協文史館進行全方位展示,舉辦“夢回絲路·風追博望”——尋訪張騫主題書畫展等,進一步鞏固深化文史工作成果,全力服務縣域高質量發展。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一步,城固縣政協將繼續以推動履職創新為抓手、以文史資料工作為載體,主動擔負新的文化使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振奮更強精氣神、匯聚更多正能量、展現更大新作為。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