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董明華
“有茶共品嘗,有事好商量!”近日,在商南縣金絲峽鎮委員聯絡站茶話吧里,一場“茶桌懇談會”“小微協商”活動如期舉行。金絲峽鎮委員聯絡站輪值委員葉文娟和部分群眾代表坐在茶桌旁,就金絲峽景區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探討交流。面對面、肩挨肩,茶話吧就是“議事廳”,茶桌就是“發言席”,茶水就是“凝聚劑”。
商南縣是著名的茶葉之鄉,“見面先泡茶”是商南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生活方式。去年6月以來,商南縣政協堅持“人流在哪里集中,協商就在哪里進行、民意就在哪里收集”的理念,探索推行、在“茶話吧”進行“小微協商”的新形式,得到界別群眾和政協委員的一致好評。
“四個不限”讓群眾“敢開口”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協商會,感覺跟平時在家門口喝茶聊天一樣,有啥意見都敢提,有啥建議隨口就敢說,也愛說。”金絲峽鎮太子坪村支書李錄奎欣喜地表示。
《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要求“鼓勵和支持參加協商的各方講真話、建諍言”“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協商氛圍”。商南縣政協據此為委員“茶話吧”明確了“融入日常、一如家常”的工作標準和“不限人數、不限時段、不限規格、不限場地”的四條新規,根據需要把街頭巷尾、農院場壩的茶聚活動,轉化為便捷的協商活動,既機動靈活地拓展了政協履職陣地,又使委員更加緊密地融入基層、融入群眾,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助力黨委政府匯聚各界智慧、凝聚發展力量上展現新作為。
“通過‘四個不限’,讓協商走出會議室,走進群眾日常生活,真正體現了‘隨時隨地、有事就議’的便捷優勢。這種開放式協商平臺,新意足、效果好。”商南縣政協科教體委主任劉泉說。
“尊重地方文化習俗和群眾生活習慣,才能更好地把握協商規律,這是我們最大的實踐體會。充分吸收地域文化個性和‘小微協商’特點,目的就是讓基層協商借力文化傳統習俗,更及時、更有效、更全面地走進基層、服務群眾。”商南縣政協副主席李偉說。
“四線同步”讓群眾“能開口”
商南縣政協委員、富水鎮沐河村黨支部書記路善明在結束一天的村委會工作后,又坐到茶桌旁,在一杯新泡的茶香中分揀收集到的“茶話吧協商會”議題。
商南縣政協為及時收集到“保真保鮮”的“小微協商”議題,采取了縣級委員之家、鎮辦委員聯絡站、界別委員工作室、連片村協商議事會“四線同步”的做法,從區域、界別、行業等多個維度,面向群眾征集議題,再匯總至縣政協各專委會,安排協商輪值委員。
“下移協商中心、豐富協商觸角,堅持分類協商、避免同題協商,把更多身邊事、鄰里事、眼前事納入協商議題,把更多村(居)委會干部和基層群眾請上協商席,讓民主協商更加貼近基層實際、契合群眾需求,這正是‘茶話吧協商會’的宗旨所在。”商南縣政協主席張賢慧表示。
“雙向曬單”讓群眾“愛開口”
“你好,你提出的北環路西段高級中學北門放學時段交通擁堵,希望增派交通警力的建議,目前交警大隊已落實。希望你關注進展,有事再協商!”近日,商南縣政協委員劉海濤接到縣政協打來的電話后高興不已,他通過“茶話吧協商會”反映的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并落實。
為確保“茶話吧協商會”協商成果落到實處,商南縣政協采取協商進展“雙向曬單”的方式,即:將協商意見辦理進展同步傳送至相關委員和參與協商的各方。去年6月以來,縣政協累計傳送協商進展信息近100條,涉及惠民“微實事”60多項。
一杯杯清茶,承載的是履職情懷;一縷縷茶香,凝聚的是為民初心。“茶話吧協商會”推行以來,有效助推了“小微協商”走深走實,成為全縣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推進劑”。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索基層協商與縣域文化習俗的契合點,并針對新茶上市時茶農茶商云集商南,茶客茶人交流陡增、斗茶賽茶活動頻繁的特點,策劃開展‘新茶協商季’活動,引導更多委員在茶桌上聽民聲、在茶敘中問民情、在茶話間紓民困、在茶俗里聚民心。”張賢慧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