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委員、長樂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景哈利
2019年4月,廣州市啟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以廣州為樞紐構建了覆蓋全國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及流通服務體系,對促進農業和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和數字化產生了深遠影響,為全國產業發展和統一大市場提供了一個政府、企業和市場良性互動的樣板,值得借鑒。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啟示
廣州以國家背書的區域化標準為后盾,開展品牌化運營,發掘潛在市場資源,值得陜西果菜企業和行業借鑒。
(一)大力推廣供港澳果菜標準。事實上,供港澳果菜僅按無公害蔬菜的標準,其指標未達到我國現有的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的標準,但廣州圍繞該質量標準,對供港澳果菜附之以嚴格的監管手段和嚴厲的處罰措施,歷經50余年的口碑積累,該標準下生產銷售的產品已成為高品質果菜的象征。2022年8月以來,陜西供港澳蔬菜公司在全省推行供港澳果菜基地建設,申報的15塊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和6塊蘋果基地,均順利完成海關備案,使全省供港澳蔬菜基地由原來的不足5000畝迅速增長為2.34萬畝。實踐表明,在全省發展供港澳果菜基地建設,大有可為。
(二)爭取蘋果話語權。陜西是全國也是全球蘋果生產大省,2022年陜西蘋果產量1302.71萬噸,占全國的27.38%,連續多年蟬聯全國第一。可借鑒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的經驗,以產地資源為后盾,通過“認定或授權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和銷售網點,重組生產、加工和流通體系,一個標準供蘋果”,為陜西蘋果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爭取蘋果市場話語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