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殷博華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近年來,校園霸凌和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屢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3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的2023年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顯示,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態勢,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養,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刻不容緩。
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也是部分省政協委員履職的關切點。委員們表示,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一項浩大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是基礎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搖籃。省政協委員、渭南市合陽中學校長樂興貴表示,家長的行為意識對未成年人有著直接影響,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第一責任人”。
“比如發生在學校門口的闖紅燈行為,如果家長沒有交通安全意識,隨意闖燈,孩子在思想上也會隨波逐流。反之,如果家長時刻把交通安全放在心上,并時常教導、幫助孩子樹立遵法守法理念,孩子自然會形成遵守交規的意識。”樂興貴說,法治教育亦是如此,要做好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工作,家長必須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明確家庭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
樂興貴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為未成年人樹立好遵守法律、誠實守信、尊重他人權益的榜樣,通過言傳身教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行為準則,引導未成年人學習法律知識,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識,增強對法律的尊重和敬畏感。此外,還要主動培養未成年人的公正和平等意識,以實際案例引導孩子明確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性,通過觀看法治影視作品,與孩子一起交流探討,不斷強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學校教導最關鍵
學校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發,校園霸凌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3月25日,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來自鄉村、城市不同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三原縣某中學初一學生陳偉(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曾有過被高年級學生恐嚇、索取錢財的經歷。蒲城縣某中學初二學生王斌(化名)坦言,自己因為出身單親家庭,曾遭遇同學鄙視侮辱等。
“究其原因,這都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沒有跟上。”省政協委員、西安梁家灘國際學校校長劉莉認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法治課程建設、合理設置心理咨詢教師專職崗位,是學校推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
劉莉建議,學校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法治課程建設,讓廣大師生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積極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完善相關法治課程,專門制定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措施,并設立心理咨詢教師專職崗位,進一步加大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普及宣傳家庭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監護人的監督和培訓,定期組織親子溝通,開設監護人培訓課堂,幫助監護人科學把握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增強監護人的監護意識和責任。
社會引導很重要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互聯網、電影電視、娛樂游戲等,讓未成年人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部分暴力、低俗內容也隨之進入未成年人視野。
3月26日,記者在“今日頭條”瀏覽新聞時發現,一群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在一些暴力影視作品影響下,過度崇尚和追求個人英雄主義,拉幫結派、打架斗毆,把欺辱同學當成炫耀的資本。
“在提高家庭、學校法治教育水平的同時,社會各界也要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空間。”省政協委員、韓城市西莊中學教研室主任董鶯歌說。
董鶯歌建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利用“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重要節點,積極開展“法治進校園”、學生走進公檢法部門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設,引導未成年人學法、懂法、守法。加強對娛樂場所、互聯網領域的監管和整治,嚴防暴力、低俗等風氣蔓延,杜絕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為未成年人成長營造良好環境。同時,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未成年人法律責任,提高未成年人的犯罪成本,用法律震懾未成年人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