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地域文化資源、打造“安協商·議安康”協商品牌、開展“小切口調研”,安康市政協在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探索創新,亮點頻現,為推動安康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深挖文化資源根基 文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市政協結合城市歷史、融合地域特色,講好安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和現實故事,積極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良好氛圍,以文化引領凝聚建設幸福安康的磅礴力量。
市政協緊密配合省政協圍繞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挖紅色資源,積極參加推進川陜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合協商會議,共同發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倡議。編印出版《安康記憶》老照片專輯,完成《安康政協志》初稿兩輪評審,組織《委員說這十年》征稿100余篇,產出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接地氣的稿件。
在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同時,市政協也注重文化成果的講述和傳播。“創新機制比增設機構更重要、激發活力比增加人員更重要”。在文化“外溢”效應這一難題上,市政協創造性開展“書香政協·安康悅讀——委員邀您共讀書”等活動,把書香陣地建設延伸到社區、學校、鄉村、企業,推動文化工作提質增效。市政協發揮大團結大聯合的功能優勢,激勵委員在本職工作中作貢獻、在政協工作中展風采、在界別群眾中走在前,進行多樣化履職,充分發揮政協機關服務作用,為建設幸福安康匯聚更多的人心和力量。
打造協商特色品牌 履職實效邁出新步伐
在增強履職實效這一關鍵問題上,市政協著力拓展渠道、搭好平臺,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出新出彩。建設“安協商·議安康”協商品牌,加大數字政協建設力度,主動融入“秦商量”平臺,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深入推進委員議事廳、委員聯絡室、委員工作室“三位一體”建設,多措并舉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向群眾靠攏。
2023年,市政協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送閱件》2期、意見建議147條,專題報告6份、分項報告28份,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肯定,有效推動了相關工作的改進和提升。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以來立案的436件提案全部辦結,辦復率、滿意率為100%。
市政協以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為牽引,不斷探索制度化協商議政格局。聚焦民生關切實事深入建言獻策,完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組建專家、特邀信息員兩支隊伍,完善了覆蓋全市政協系統的信息工作網絡;堅持信息點題約稿、定期通報情況、重點信息督辦反饋機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質效不斷躍升。全年收集信息278條,采編89條,受到省政協采用6條、省級領導批示4條,其中群眾呼吁“實現信息共享、解決養老待遇信息重復認證之困”的建議,更是被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要求部門研究提出意見。
小切口展現大作為 民生福祉踏上新臺階
細微之處見風范,毫厘之優定乾坤,市政協依托委員工作室開展微學習、微調研、微協商、微建言、微公益“五微”活動,從小微處著手推動大發展、服務大民生。
在專委會的引導下,委員們以小切口專題為導向,在富硒食品產業、文史資料與文物保護、公益援助等多個小微專題組織調研視察、協商議政,知情明政,反映民意。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發展富硒食品產業,委員們深入重點企業專題調研,開展網上調查問卷,組織編印中省市惠企紓困政策資料,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3次,收集反饋民營企業意見建議70條,引導廣大市場主體與黨政同頻共振、提振發展信心,促進有關問題解決。
關愛婦女兒童、關愛農民工、僑界等專題工作室在自籌資金之外,組織召開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會員大會,完善縣級協會聯絡工作站,開展公益募捐近300萬元,資助困難大學生187人、中小學生300人、大病患者40人。
在各位委員的努力下,鼓樓社區生活廣場建設、鼓樓東街道路改造、東關夜市城改造提升、強弱電管道入地等一系列關系到群眾生活的基礎設施建設順利完成,教育醫療、弱勢群眾生活改善,新時代法律援助、殘障群眾關愛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重點工作得到了持續的關注和完善。(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馮凌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