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總感覺手腳發麻、刺痛,晚上睡覺前癥狀更加明顯,這很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所致,患者應及時就醫,切不可大意。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一種慢性并發癥,出現一系列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體征。手腳麻痛是周圍神經病變常見表現之一。由于周圍神經可分為支配感覺的感覺神經及支配運動的運動神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也因損傷的神經而異。
其中,感覺神經損傷最為常見,多以手腳麻痛為首發征兆。麻木感一般從手腳部位開始,常常以雙側對稱性地發生,足端感覺異常的情況也比腿部的癥狀會更為明顯,下肢癥狀比上肢重,夜間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還可有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等異常感覺。
此外,還有部分患者對冷、熱、觸、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對輕微刺激即產生強烈而不適的感覺,專家們稱它為感覺減退和感覺過敏。
感覺減退其實很危險,有些老人習慣睡前泡泡腳,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覺減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燙傷,最后因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療。
早期篩查對于發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很關鍵。對于癥狀典型的資深“糖友”,醫生通過詢問病情基本可以作出臨床判斷。而對那些尚未出現明顯癥狀的早期神經病變患者,則必須通過體檢和一些特殊檢查才能發現并確診。
定期篩查有助于明確病變嚴重程度和進展情況,及時治療,阻止神經病變的進展和惡化。因此建議,確診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進行一次神經病變篩查;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就應篩查,且以后每年篩查一次;有神經病變者需要每3—6個月復查一次。 據《廣州日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