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興機場投運引發市民和業界祝福與關注,民航局近期提出,現在正在推進西安、北京“雙樞紐”戰略規劃的編制。按照民航“十三五”規劃,西安進入十大國際航空樞紐。
民航局表示,正推進西安、北京“雙樞紐”戰略規劃編制
近日,大興機場的雙4F機場運營,意味著北京擁有了新的樞紐地位和城市能級,隨后機場航空板塊受益大漲。同時,另一則消息讓不少人將視線聚焦到西安。在9月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方面表示,為加快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現在正在推進西安、北京‘雙樞紐’戰略規劃的編制。”
航空樞紐,一般是指在航空運輸網絡中具有重要中轉功能和組織功能的大型航空港。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介紹,在民航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中,具體到國際航空樞紐方面,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和哈爾濱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為加快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現在正在推進西安、北京“雙樞紐”戰略規劃的編制。
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西安機場)自身來看,按照發展規劃,西安機場將全力打造“三個樞紐”,即向西開放的大型國際樞紐、“一帶一路”的航空物流樞紐和西部地區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到2020年,航班起降超過40萬架次,業務量將達到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45萬噸。
西安進入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區位優勢是推手
按照民航“十三五”規劃,中國的綜合機場體系將由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十大國際航空樞紐,以及29個區域樞紐構成。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分別呼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9個區域樞紐,則包含了青島、南京、武漢、長沙、杭州等地的機場。
十大國際航空樞紐,除了烏魯木齊、昆明、哈爾濱、成都、重慶外,還有深圳和西安,需要提升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以及北京、上海、廣州的三大機場需要提升國際樞紐競爭力。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對應著十大樞紐城市。
“十大國際航空樞紐,西安為何被選中?”此事引發不少圈內人士關注和討論。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扈文秀對華商報記者分析,近年來西安的地位不斷提升,從現實情況、供應和需求等方面都對機場提出了更高要求。西安具備理所當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從地圖來看,屬于京廣線以西的重要城市;從經濟發展總量看,西安在西北首屈一指;從吞吐量、運輸能力等業務指標來看,西安客運排名前十,貨運穩步增加;從保障和配套來看,地面服務、高鐵、地鐵等不斷完善,接駁方面比較方便;外向輻射方面,近年來,從西安前往中亞、歐洲的航班、航線不斷增加,西安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西安財經評論人士王建紅分析,西安東接中原,西連甘青,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亦有很強的輻射范圍,再加上高速增長的旅客以及西安城市影響力的提升,這些都是推動西安進入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的核心所在。
西安機場去年國際(地區)旅客量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
對比西安和其他城市機場的情況,西安航空樞紐地位有望繼續增強。
在前述發布會上,民航局提到,近年來,中國國際航空樞紐在全球的航空運輸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不斷增強。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十大航空樞紐中,有8家機場進入全球客運的50強,其中包括了北京、上海浦東、廣州、成都、深圳、昆明、西安以及上海虹橋機場。
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4465萬余人次,排名由全國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全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噸,超越天津機場,排名全國第十三位,增幅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2018年先后開通直飛倫敦、馬德里、洛杉磯等航線,其國際(地區)航線達到64條,連通全球29個國家、53個樞紐城市和旅游城市。西安直飛歐洲的航線數量僅次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全年國際旅客超過265萬人次。
今年以來截至8月,西安機場累計保障航班22.9萬架次、旅客吞吐量3159.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5.1%、6.3%,貨郵吞吐量23萬噸,同比增長23.2%;國際及港澳臺地區航班量為1.5萬架次,同比增長12.9%,客運量為198.3萬人次,同比增長7.1%。
王建紅分析,國際航空樞紐具備廣范圍、長距離、高時效的通達服務這個獨特優勢,民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安機場近年來客、貨運穩步增長,擁有承東啟西、鏈接南北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是重要原因。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樞紐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基礎設施,更是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窗口,也是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
綜合布局,促進經濟發展各要素高效流動
從中途航班到長途、國際航班……在“一帶一路”開放的大格局下,西安機場正在構建起更為暢通的空中通道,連接網絡不斷拉大。
扈文秀表示,目前西安的硬件和基礎設施相對完備,規劃完畢以后,關鍵是保障措施和落地執行,以及補短板、增優勢。要擴大視野,站在供給側改革的高度綜合布局,比如,在需求方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吸引更多商務、旅游人士到西安、路過西安,增加需求。供應方面,機場本身以及其他產業完善服務,吸引更多航空公司等。目前,西安的陸、空優勢和地位在不斷提升,接下來要提升服務水平和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各要素有序、高效流動。
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位于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是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陜西師范大學經濟學博士畢超認為,西安進入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將助力西安臨空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在國際航空樞紐的帶動下,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航空企業總部、跨境電商等臨空型產業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同時將進一步放大空港“臨空+自貿+保稅”的疊加優勢,推動西安臨空經濟裂變式增長。“筑巢引鳳”很關鍵,西安的文化教育科研比較發達,通過高效服務等吸引更多人才、企業、游客到來,進而形成正向循環,進一步促進臨空經濟的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郝淵曉教授分析,航空業屬于高端產業,可把臨空經濟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提升能效。產業發展是動態變化的,一方面完善服務設施,推進創新,發力臨空經濟;一方面及時調研各方需求,解決問題補短板,比如繼續提升國際中轉能力,提高服務效率等。 華商報記者 黃濤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