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灣,一個響亮的名字,一方紅色的熱土。這里是中國農墾事業的發祥地,是陜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的一面光輝旗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開發建設南泥灣是本屆市委、市政府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全市新的經濟增長極作出的戰略決策,通過3年的開發建設,“紅色南泥灣、陜北好江南”美好藍圖初步繪就。今年以來,在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開發區按照“紅色基因鑄魂、科技創新引領、招商引資帶動、綠色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迎難而上、逆勢而為,跑出了建設加速度,各項經濟指標逆勢增長,走在全市前列。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構建綠色發展體系
走進南泥灣,一片碧綠映入眼簾,遠山郁郁蔥蔥,腳下禾苗青青,花海飄香,鳥語花香,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象。
“開發建設之初我們就從長遠發展著眼,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紅色南泥灣、陜北好江南’總體定位,堅持規劃引領,構建起‘一心三鎮兩帶五區’的總體發展格局,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發展規劃部副部長吳雄對記者說,南泥灣開發區在繪制發展藍圖時,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和環境提升,在總體規劃綱要中增編了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等7個專項規劃,大力實施汾川河流域河道治理、濕地修復等系統工程,累計恢復稻田1500畝、植被509畝、修復濕地330畝、建設荷塘125畝,水源涵養功能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陜北地區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
加速推進項目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開發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促投資、穩增長、強后勁的第一抓手,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政策機遇,圍繞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謀劃儲備“十四五”重點項目101個,總投資761.02億元。2020年度列入市級重點項目23個,總投資10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15億元。
管委會項目管理部部長劉崗說:“今年以來,我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加快項目前期土地、規劃、立項、環評等手續辦理,全力以赴推動項目開復工。截至6月底,開復工項目23個,開復工率85.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億元,占年度任務62.79%;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2.33億元,占年度任務61.2%,圓滿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現在的南泥灣,到處都是大干快上的建設場面。農墾教育基地、大生產廣場、綜合服務中心、高坊鄉村振興示范點等15個項目建成投用,大生產紀念館、大生產情景風貌街區、過境路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農貿市場、保障性住房、能源站等項目開工建設,核心區框架基本成型,區域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開發區將2020年確立為招商引資年,確定100戶企業注冊落地、簽訂合同額100億的“雙百”年度目標,成立招商專班,出臺“黃金七條”優惠政策,緊盯京津冀、粵港澳等發達地區,實施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通過線上線下與中智華信、博寧資本等180多家企業進行對接洽談,在“追夢延安·網上招商”和“紅色南泥灣·陜北好江南”招商引資推介會上,與中國融通、時創科技、中交二公局等企業簽訂合作項目14個,總投資84.2億元。陜西浦鑫、衛康科技、天漢康養等76家企業入區注冊。卓旭環保、恒基盛、稼穡源、猛劃算等12家企業正式入駐359創業基地。
延安農澤科技公司副總經理王佩說:“我們公司主要依托南泥灣特色資源優勢,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項目,開發區從2019年11月起先后與我們進行了8次對接,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優惠的投資政策讓我們深感其誠意,決定來到南泥灣投資發展。開發區對企業落地、項目建設十分重視,安排專人協助辦理注冊手續,短短兩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入駐創業基地。展望未來,我們爭取用3年時間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南泥灣國家‘農業大數據中心’品牌。”
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開發區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兩篇文章,構建形成集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建成千畝景觀稻田、現代農業示范園、經濟作物示范園區等項目,湖羊養殖基地、金伯利農場項目加快推進,與中歐農業達成200萬頭生豬養殖合作協議,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教育培訓產業上開篇破題,堅持全面開放、資源共享的辦學理念,建成南泥灣教育基地南北校區和金盆灣青少年研學基地,成立南泥灣紅色文化培訓有限公司,累計接待學員46批2293人次,來南泥灣補鈣鑄魂的黨員干部絡繹不絕。文化旅游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西大門景觀、稻香門、黨徽廣場等一批文旅項目對外開放,南泥灣景區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今年“五一”游客突破21.2萬人次,南泥灣已經成為來延旅游網紅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閑娛樂后花園。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開發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政府引領、市場驅動、農民參與、合作共贏”的發展思路,建立管委會主導、集團公司實施、村集體經濟參與的開發建設模式,帶動區域農民、農工增收致富。完成鎮區棚改拆遷655戶、2.6萬平方米,建成群眾安置房31棟528套,改造高坊、桃寶峪民宿院落92戶。實施桿線遷移39公里,新建改建5G信號基站12個。開通便民公交線路2條,建成區累計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優先解決農民農工就業368人,區域群眾搭上開發建設順風車,走上脫貧致富小康路。
“我家里有8口人,過去住在場里安排的軍管樓里,只有50多平方米,年代久了不安全,現在農場退休老職工都住進了安置房,很多年輕人也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如今的南泥灣真是大變樣,山也綠了,水也清了,馬路也寬了,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南泥灣農場退休職工曹斌說。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南泥灣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發區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成立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雙方在規劃設計、科技支持、產業培育、資本投資、運營管理等方面展開全要素合作。
在南泥灣359創業基地大廳里,記者在重點項目規劃建設推介圖上看到,開發區規劃建設占地300畝的綠色科技雙創平臺,謀劃實施一批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項目,建設一批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飛地經濟等創新科技項目,在打造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實驗區目標上邁出堅實步伐。
今天的南泥灣人,正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南泥灣人今天有多拼,南泥灣的明天就會有多美,新時代的359旅正踏著革命先輩的創業足跡,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奮力拼搏,努力還給全國人民一個心目中的美好南泥灣。(賀鵬飛 張旭)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