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孫高菊
在外人看來,徐德軍在家放羊不出門賺錢是沒出息的行為,可他自己卻不這樣認為。
家住安康市紫陽縣高灘鎮萬興村的徐德軍,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如今,靠著養羊這種外人眼中“沒出息”的行當,今年51歲的徐德軍卻在2020年與全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一道成功脫貧。
“以往年沒過完就要到處聯系去哪兒打工賺錢,現在好了,待在家把羊放好了一年下來收入也不低,還能兼顧家里。”2月16日,農歷大年初五天剛亮,在山間晨霧的籠罩下,隨著一陣“咩咩咩”聲的響起,徐德軍一邊跟記者說話,一邊將有著34只大小羊的羊群吆喝進了草場中。
“年齡慢慢大了,自己也沒多少文化,在外難掙輕松錢。在家搞個產業,既不擔心異地過年回不了家,也不操心出不去或是出去沒活兒干。”徐德軍說。
回憶起養羊初衷,徐德軍表示,這還得從2018年3月的一天說起。那日,母親突發疾病,大字不識的弟弟一通緊急電話,將遠在天津一處建筑工地正在干活的他喚了回來。連夜坐飛機趕到醫院,將母親的住院手續辦好后,他內心就思忖著,這種長期在外奔波兩頭跑的日子不是長久之計。
在村干部的指導幫助下,結合之前有過養羊和養牛的經驗,徐德軍決定發展羊產業。2019年,他在國家給養殖戶發放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和產業補貼共6000元的啟動資金基礎上,又東拼西湊一萬多元錢,從鄰村買回32只羊,正式走上了產業發展之路。
發展產業并不是養一兩只羊那般容易,打疫苗、喂食、羊舍衛生……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加上本地山大溝深的地理條件,剛買回的羊對周圍環境不熟悉,那段時間,徐德軍幾乎每天都在和羊“賽跑”。他笑著說:“大家都以為放羊輕松,但這也是個體力活兒。”
隨著羊群的繁衍壯大,截至去年農歷十二月,已經發展到54只。瞅準臘月羊肉價高的行情,徐德軍果斷賣出了22只羊,總收入3萬元左右。
“一拿到錢,我就立馬還清了陳年舊賬和投資欠款,除去買飼料、修羊舍的錢,還凈賺2萬元左右咧!這不比外出打工差。”徐德軍高興地說,預計到今年年底,羊群能壯大到60只左右。
2020年夏天,徐德軍的母親因病去世,家中就只剩他兄弟倆。“趁著這兩年行情好,多給自己攢點養老錢,雖然現在還有些困難,但我相信,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以后也能給國家減少負擔。”徐德軍信心滿滿地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