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
醫院護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病人家庭“人手”缺少的困難,但因缺乏有效監管,存在著不容忽視的隱患。
一、上崗無門檻。沒有行業準入標準,護工多數是來自農村的富余勞力,經老鄉朋友介紹或是在醫院里“蹲點”等候雇主便可隨時上崗。
二、收費無標準。護工沒有規范的收費制度,多是病人或家屬與護工之間的私自協議;護工多為親戚老鄉,存在拉幫結派哄抬價格現象,病人及家屬往往沒有商量余地,加重了費用負擔。
三、管理無秩序。部分醫院雖將護工納入后勤管理,但只負責護工的簡單培訓、安排上崗、收取管理費等,可以說是只管培訓不管效果、只管安排上崗不管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醫院護工管理基本上靠的還是“幫派自治”,較早入行的護工逐步成為老鄉中的“組織者”,有時為爭奪市場,還會嚴重影響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四、權益無保障。護工干的是又苦又累的活兒,“吃喝拉撒”全在醫院,每天接觸各式各樣的病毒細菌,而他們多為散兵游勇,沒有社保、醫保和養老保險,權益受侵犯時無法得到保障。
為此建議:
一、健全制度機制。根據醫療陪護市場的實際情況,規范醫療陪護管理辦法,針對醫療陪護從業人員的職業規范、醫療陪護服務中介組織和企業的義務和責任、醫院對陪護從業人員的管理職責等;建立專業化醫護公司或成立護工行業協會,醫療主管部門可引導成立針對護工行業進行管理、協調、教育的行業協會性質的專門機構,制定行業管理制度、服務工作標準、技術服務質量標準和與之配套的監督檢查的措施,實現行業行為自律。
二、加強正規化管理。加強對護工的規范管理,重點要抓好四個環節:一是規范護工從業準入。設置科學合理的護工上崗門檻,滿足年齡和健康要求、經過醫療護理知識及職業道德等培訓方可取得從業資格,陪護服務公司和醫院負責對護工實行上崗前規范培訓及上崗后的繼續在教育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對考核合格者發放“上崗證”。二是規范護工管理機構。引導中介組織和企業有序規范進入醫療陪護市場,主管部門指導各類醫院,設立院內陪護機構或通過公開招標方式聘用社會化陪護服務公司,派遣建立具備護理技能的服務人員從事醫療陪護工作。同時,在醫院設立專門部門對陪護公司進行規范管理,實行優勝劣汰制度,防止壟斷市場行為,確保病人能夠得到優質服務。三是規范護理標準。陪護公司負責陪護人員的招聘、體檢、選派、合同、權益保障、服務質量及糾紛處理等工作。同時,規范服務用語,統一著裝、統一佩戴胸卡,采取相對固定和適當流動的方式統籌安排崗位,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護工工作質量進行考核。四是規范收費行為。物價部門研究制定護工收費指導價,核定統一收費標準,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加強不定期明察暗訪,杜絕護工收費漫天要價行為發生。
三、加大政策扶持。出臺優惠政策,扶持和引導陪護行業健康發展,通過補貼等方式為護工提供免費體檢、給陪護公司在相關稅費上予以減免;由政府相關部門主導設計制定標準的合同文本,明確雇主和護工的權益責任,切實維護護工和患者雙方權益,以減少不必要糾紛,防范潛在風險,達到護工、患者、公司三者共贏的目的。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