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改革春潮涌三秦

2022-04-24 07:01:20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陜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筑對外開放的大通道、大平臺,鞏固西部大開發戰略成果。...

  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出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習近平

 作為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主體工程,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承擔著教學培訓、會議會展、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記者 趙晨攝

  4月的西安,草木繁盛,萬物競發。

  4月13日,汽笛聲中,滿載運動器材、服裝等貨品的中歐班列長安號跨里海、黑海班列(西安—波季—康斯坦察—曼海姆)駛出西安國際港站。西安國際港務區自貿與港口管理局局長馬理對這趟班列的旅程滿懷憧憬。

  “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最終到達德國曼海姆。該線路全程1.13萬公里,采用‘鐵—海—鐵’多式聯運,輻射中東歐多國,成為中國與歐洲新的黃金貿易通道。”馬理說。

  繼經土耳其到歐洲的線路之后,中歐班列長安號再添一條去往歐洲的南線通道。

  橫貫亞歐,聯通陸海,“鋼鐵駝隊”奔馳不息。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突出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舉措,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從夯基壘臺,到立柱架梁,從零星試點,到遍地開花,陜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筑對外開放的大通道、大平臺,鞏固西部大開發戰略成果,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以創新之力、改革之勇、開放之姿,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

  以創新之力開新局

  作為一個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國際內陸港,隨著政策疊加賦能,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在成為我省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支點。

  今年,西安國際港務區獲批啟運港退稅試點資質,成為全國首個獲批的內陸港口,中歐班列長安號成為全國首個享受啟運港退稅政策的鐵路班列。

  “之前,從貨物發出到拿到退稅,需要大概1個月時間。啟運港退稅業務啟動后,我們今天發貨,最快明天就能拿到退稅款!”4月18日,在啟運港退稅首單落地儀式上,陜西海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皇曉寧說。

  “退稅時間提前,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讓企業實現小步快跑。”馬理告訴記者。

  7個月前,中歐班列全國首列快速通關跨關區出口專列發車儀式在西安國際港站舉行,標志著海關總署推出的“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式啟動。這為進一步暢通向西開放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提高境內段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增添了新的“硬核”舉措。

  對于地處內陸的陜西來說,促進創新要素、生產要素、資源要素高效聚集、充分涌流,是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一招。

  2021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全年開行3841列、運送貨物287.3萬噸,累計開行量達11415列,國際貨運干線增加至16條,基本實現歐亞全覆蓋。中歐班列長安號以其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特點,構筑起一條內陸地區國際貿易通道,推動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790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中歐班列長安號先后開行了肉類、綠豆等各類進口專列,哈薩克斯坦的小麥、格魯吉亞的紅酒、中亞的蜂蜜和棉紗等國外消費品實現了常態化進口,越來越多物美價廉的國際商品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進入千千萬萬的尋常百姓家。

  目前,西安已開行了“貴西歐”“蚌西歐”“渭西歐”等集結班列線路,實現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晉陜豫黃河三角洲等主要貨源地互聯互通,國內29個省份的貨物實現在西安集散分撥。由中歐班列長安號、陸海聯運、空鐵聯運共同形成的立體物流大通道,正在釋放出強勁的“西”引力。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今年一季度,陜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27.8億元,同比增長45.2%;外資企業進出口同比增長24.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0.9%。

  “下一步,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推動建設18個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支撐項目,加快推動港區一體化,整合指定口岸功能,推動啟用無人自動化碼頭,提升口岸查驗和通關效率;完善中歐班列長安號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功能,落地啟運港退稅政策,把西安國際港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內陸港。”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說。

  以改革之勇蹚新路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陜西按照“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要求,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改革、精準謀劃、系統集成、跟蹤問效,統籌建設開放通道、平臺、環境,發展外企、外資、外貿,著力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充分發揮改革突破和先導作用,陜西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系統性進展: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覆蓋推進“證照分離”改革,74項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加強數字政府建設,892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好辦”;西安市深化“15 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打通便民利企服務“最后一公里”,寫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

  “我們租用的保稅倉庫是為一般貨物提供保稅倉儲服務的,如果跨境商品需求增加,就需要另外租用專門的保稅備貨倉,運營成本也會相應增加。”4月12日,說起曾經的頭疼事,陜西星空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蘭祎博感慨不已。

  隨著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臨空產業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跨境商貿企業被類似的問題所困擾。

  需求在哪里,改革就在哪里。

  經過分析研究,空港新城聯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海關,探索實踐保稅倉庫“一倉多用”新模式,以一個倉庫開展兩種業務。保稅倉庫“一倉多用”,簡化了企業理貨、倉儲、運輸流程,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倉庫管理效率。

  去年3月,空港新城保稅倉庫“一倉多用”和進口快件智慧監管模式,被列入陜西自貿試驗區第三批30項改革創新成果,并在全省復制推廣。不僅如此,不斷深化的體制機制改革,為在陜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營商服務——

  “國際鐵路聯運提單融資新模式”賦予鐵路提單物權屬性,企業憑一張提單即可獲得信用貸款;

  航空口岸機坪“直提直裝”改革,實現進出口貨物“零延時”運輸,使企業貨物通關時間大大縮短……

  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著陜西改革開放的力度、廣度和深度。

  截至目前,陜西自貿試驗區著力推進差別化改革探索,累計形成622個創新案例,涉及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人文交流合作、法治建設等諸多領域。“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并新模式”等31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政務服務跨區通辦”等8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空港新城發揮自貿協同優勢與西安國際港務區合作,在西北地區率先探索推出“空鐵聯運”新模式,實現“雙港”聯動發展,開通“杭州—西安—昆明”“蘭州—西安—深圳”2條示范線路,運輸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了30%,物流成本降低了20%左右。

  2021年,陜西第五航權貨運航線累計達3條,全貨運航線累計達38條,全年貨郵吞吐量達39.56萬噸,臨空經濟產值突破120億元。

  1月至3月,陜西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5家;實際利用外資30.04億美元,同比增長9.5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5.49%。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如今,“芯片航班”“生鮮航班”在空中穿梭,“企業定制專列”“跨境電商專列”在歐亞大陸縱橫……陜西經濟“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引擎轟鳴,美光、三星、中興等大型出口加工制造企業通過暢通的國際物流通道擁抱世界。

  以開放之姿促發展

  “我叫英勇,我是‘西安人’。”4月20日,在位于西安曲江新區的工作室,來自剛果(布)的留學生英勇熱情地跟記者打招呼。

  作為長安大學招收培養的第一批非洲來華留學生,10年間,英勇從一個只會說“你好”的“老外”,變成了一個漢語說唱俱佳的“新西安人”。他還在西咸新區灃東自貿新天地注冊公司,在社交媒體上以視頻形式記錄留學生在華生活,分享中外文化差異與風俗習慣,成為中非文化交流與傳播的橋梁。

  英勇的順利創業,得益于陜西不斷“突圍”的體制機制創新、愈加開放自信的發展態勢。

  去年8月,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相關部門的協調下,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為英勇簽發了陜西首個外國人創業簽證。這標志著我省招引國際人才、探索國際青年實習創業服務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灃東自貿新天地在園區開辟500平方米的辦公區供留學生創業人才使用,搭建“一帶一路”(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加速留學生創業企業集聚。

  2020年,作為主題節慶系列活動之一,講述英勇在華經歷的專題片《來自剛果的“西安人”》在剛果(布)國家電視臺多次播出,不僅讓英勇成為剛果(布)家喻戶曉的明星,還在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

  改革的春風拂過,開放的大潮涌起。

  依托古絲綢之路起點和“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優勢,陜西聚焦培育開放發展新動能,持續拓展對外交流新空間。

  “上合組織國家間的跨境電商合作前景如何?”

  “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的自貿區和綜合保稅區在電子商務方面有什么優惠政策?”

  在由商務部主辦、楊凌示范區承辦的上合組織國家電子商務合作研修班上,來自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的學員,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頻頻發問,授課老師耐心地一一作答。研修班變成了火熱的國際交流會。

  近年來,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范和培訓聯合中心等相繼落戶楊凌,為陜西開展農業國際交流培訓搭建了更廣闊的舞臺。

  開放是繁榮興盛的必由之路。

  作為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圍繞農業節水、園區建設、電子商務等主題開設了8期線上培訓班,吸引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18個國家的330名農業官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參加。更加開放的姿態,為陜西擴大對外開放注入了強大的動能。

  以交流培訓為紐帶,新技術、新品種源源不斷地走出國門,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中國元素”——

  在哈薩克斯坦,從楊凌引種的玉米、小麥、大豆等種植面積近1500畝;

  在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的先進農業技術為當地農業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目前,楊凌示范區與60多個國家建立合作關系,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現代農業合作發展新模式、拓展新渠道、開辟新路徑。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隨著“絲博會”“楊凌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等一系列品牌盛會影響力、號召力不斷提升,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如一股涌動的春潮,在三秦大地澎湃奔流!(記者 劉 印)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發展 格局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