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滿淑涵)9月5日,省統計局發布的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圍繞“人人住有所居”的目標,建立健全多元化住房保障體系,從硬件設施改造、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提升城鎮和鄉村人居環境質量,穩穩托起人民群眾“安居夢”。
住房更有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商品房建設規模逐步擴大,房地產完成投資從2012年的183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4441億元,年平均增長12.1%;商品房銷售面積和住宅銷售面積分別從2012年的2756萬平方米和2531萬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的4260萬平方米和3886萬平方米,年平均增長分別為3.4%和3.1%。
在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方面,陜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加快建立符合省情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初步構建了以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棚改回遷安置住房、保障型租賃住房、商品住房為支撐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2013年以來,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保持全國前列,累計分配入住各類保障性住房145.35萬套,有效解決和改善了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同時,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并同步提升危房改造戶院落環境,350多萬名貧困群眾通過危房改造住進了安全房。
條件持續改善
2021年,全省城鎮居民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是38.5平方米和47平方米。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居民住房面積提高了75.3%。城市路網、橋梁、自來水以及污水處理、路燈等市政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公共交通、天然氣、垃圾處理、公廁等現代化的公用設施逐步到位,公園和小區環境建設更加完善,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高,居民生產、生活的環境條件顯著改善。2021年,全省城鎮居民宅外道路的水泥或柏油路面達到100%,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8.2%,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97.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燃氣普及率達98.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9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8%。
十年間,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提升。2021年,農村97.4%以上的家庭居住自建住房,96%的家庭居住的是單棟樓房、單棟平房或者二居室以上的房屋,磚混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占83%,管道供水入戶達98%。同時,陜西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大垃圾污水處理、道路綠化亮化等工程建設力度,美麗宜居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產業穩步發展
房地產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陜西房地產業增加值1635億元,年平均增長14.2%;與房地產建設生產緊密相關的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674億元,年平均增長10.7%;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增加值在全省GDP占比達到14.5%,成為重要支柱產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每年平均以12.1%的速度增長,2021年投資規模達4441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1.6%,房地產投資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房地產業屬資金高度密集行業,同時關聯和帶動著建材、運輸、家電、裝飾、中介和物業管理等幾十個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同時,房地產的開發和銷售對金融、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以及居民服務業、租賃等第三產業具有很強的拉動效應。根據初步測算,2021年,陜西房地產投資拉動各行業增加值為1087億元,占全省GDP的3.7%。
此外,房地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除了和房地產開發、建設直接相關人員,還有和住房相關的服務行業,有力地促進了城鄉居民就業。2021年,全省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就業人員分別為24.6和176.4萬人,合計占到全部從業人數的9.6%。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