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二排右5)在節目錄制期間與易俗社演職人員合影。(受訪單位供圖)
“聽上一曲秦腔,就能交到一大片關中人做朋友……歡迎大家去長安,歡迎大家聽秦腔!”連日來,2023《中國詩詞大會》在央視一套持續熱播。本季節目通過每期主題化的設置,將經典古詩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展現經典古詩詞在新時代綻放的獨特光彩。2日晚,在節目第九期內容中,擁有百余年歷史的秦腔劇社——西安易俗社在陜籍學者、北師大教授康震的推介下魅力登場。百轉千回的秦音背后是秦地秦人的濃烈情感,更讓全國觀眾感受到文化匠心中,古都長安對傳統文化的赤誠守護。
在詩鄉品秦腔
歷史氣韻文化底蘊撲面而來
作為“唐詩故鄉”,詩一直是奠定西安這座城市人文氣質的關鍵詞之一,在數不清的佳句名篇中,人們從詩里了解長安,也正因此,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從著名地標大唐芙蓉園、大雁塔、曲江池,到美食biangbiang面、唐三彩樂舞俑……“西安元素”在節目中層出不窮。不管是“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背后“羯鼓催花”的故事,還是《鳥歌萬歲樂》中穿越千古的雅音,無不在唯美古意和迤邐多彩中,道出長安詩意。
2月2日晚,西安易俗社用“秦腔里的詩詞”和“詩詞中的秦腔”,引領眾人再度深入走進詩鄉西安。坊間流傳“不聽秦腔不識陜,不到易俗不知秦”,100多年來,這座坐落在古城中軸線上的院落里,傳出雄渾昂揚的大秦正聲,在歲月更迭中矢志傳承著中國戲曲“活化石”的藝術之魂。
在“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詩句中,領略秦地音樂在歷史長河中的強大影響力;品味“舞罷亂敲梆子響,秦聲驚落廣陵潮”的盛況,遙想當年秦音滿天下的景致。節目中,全國觀眾跟隨康震一同走入易俗社小劇場,被舞臺上生旦凈丑各行當展示的身段絕技驚艷,在詩題中讀懂秦腔的知識與故事。
“秦腔是梆子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康震在節目中的這句話,其實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秦腔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戲曲,在今陜西、甘肅等西北地區廣為流傳,其音調粗獷豪放、蒼涼悲壯。易俗社成立于辛亥革命前后,在倡導新文化、推動移風易俗,改良戲曲、啟迪民智、促進社會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得到魯迅先生“古調獨彈”的親筆贊譽。
秦音里面有情深
百年劇社凝聚城市記憶時代魅力
“這(秦腔)是我家鄉最典型的聲音。”2日晚,很多觀看了當期《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也許能深切感受到康震的激動情緒——作為陜西人,康震在詩詞解讀之余,多次“表白”秦腔,“任何一個地方劇種,都具有所在地方的人文個性。陜西人的性格,關中人的個性和文化,都凝聚在秦腔當中。”康震說道。
在這期節目播出后,康震再次給易俗社社長惠敏莉發去微信:“易俗社的歷史,是西安近現代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面向中小學多做宣傳。秦腔經典劇目,是易俗社的核心競爭力,也要大力推動大眾化、現代化的傳播。”
“2018年,易俗社曾攜《三滴血》在國家大劇院及多個高校進行演出,在北師大演出時,康震老師特意來觀看家鄉戲。那時,我們就能感受到他對秦腔的熱愛,對家鄉的赤子之心。”惠敏莉回憶道。此后,康震一直持續關注著易俗社,“這期《中國詩詞大會》的秦腔部分,是去年夏天在易俗社進行拍攝的,當時康震老師和攝制組來易俗社拍攝了3天,走訪了排練廳、劇場舞臺、新顏亮相的易俗社文化街區和易俗社百年博物館等地,用鏡頭展現易俗社的變化和秦腔賡續在西安的勃勃生機。”
如康震一樣,大秦正聲里有著許許多多秦人的情感牽絆。
惠敏莉告訴記者,2月2日晚上節目播出以后,自己接到許多來自省內外的電話,“很多老戲迷告訴我,看見百年易俗社帶著秦腔藝術在央視詩意亮相,特別高興。”在網絡和新媒體端,也有不少觀眾在相關話題下留下評論,“希望更多人了解我家鄉這座寶藏劇社。”“看著節目,就想起小時候經常跟姥爺去易俗社聽戲的日子了,真的好親切!”
惠敏莉說,易俗社亮相《中國詩詞大會》的這期節目主題是“十年”,“‘十年’砥礪奮進、‘十年’追光逐夢,十年也見證著這座秦人精神家園的賡續與蛻變。”惠敏莉表示,不管是秦腔藝術,還是百年易俗社,如今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有著新姿勃發的蓬勃面容,“希望通過我們的代代努力,帶給當代觀眾更多關于傳統文化的精彩記憶!”(記者 孫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