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用雙手建設美麗家園——牢記總書記囑托,略陽縣徐家坪奔向鄉村振興楷模

2023-05-12 06:35:12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向當年受災嚴重的略陽縣徐家坪群眾表示誠摯問候,祝愿鄉親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


嘉陵江畔的徐家坪移民搬遷新區(資料圖片)。 通訊員 王偉攝

  5月6日下午,放學后,略陽縣徐家坪鎮徐家坪社區居民高維軍騎著摩托車接孫子回家。摩托車行駛在徐家坪平整的柏油路上,一樹樹桑葚、櫻桃、青杏不斷“后退”。前方是3排帶閣樓、曬臺的白墻紅瓦房,高維軍的家很快就到了。

  這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5個夏天。深藏在秦嶺南麓褶皺里的徐家坪社區寧靜又祥和。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給徐家坪群眾回信囑托5周年。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向當年受災嚴重的略陽縣徐家坪群眾表示誠摯問候,祝愿鄉親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

  如今的徐家坪,干部有干勁,群眾有奔頭。尤其是2021年以來,徐家坪社區引領帶動相鄰的朱兒壩、周家壩、街口、明水壩4村,將殷殷囑托化為奮進動力,推動農旅融合、提升人居環境、樹立文明鄉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鄉村振興楷模。

  農旅融合 產業振興

  “五一”假期,徐家坪火了!明理館、鐵路風情小鎮、郙閣田園綜合體等景點累計擁入游客5萬人次。徐家坪社區黨支部書記楊清海帶領社區干部全員在崗,穿著紅馬甲,現場執勤。

  徐家坪社區上坪組的蹇麗娟家也迎來不少游客。游客紛紛夸她的農家飯做得好。今年在社區支持下,蹇麗娟辦起農家樂。在外打工的丈夫專門回來,幫助裝修二樓房間。快70歲的婆婆精神頭很足,上手幫廚。

  “徐家坪旅游紅火起來,我們也有事干,以后日子肯定越來越好。”蹇麗娟說。

  位于朱兒壩村的郙閣田園綜合體,“五一”假期客房滿員,后山的櫻桃采摘園人頭攢動。“徐家坪社區和朱兒壩村同在嘉陵江畔,連成一線,大家借旅游抱團共同發展。”朱兒壩村黨支部書記侯繼星說。

  徐家坪農旅融合快速發展始于2021年。當時,漢中市制定了徐家坪鄉村振興楷模建設總體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示范引領全市鄉村振興。3年來,嘉陵江、寶成鐵路、紅軍街口伏擊戰舊址等生態和人文資源被激活,蠶桑、天麻、黃精、雜果等特色農業不斷壯大,徐家坪3A級景區獲批,整個徐家坪欣欣向榮。

  時下,徐家坪蠶桑基地第一批小蠶剛到不久。小蠶共育室里,兩三萬只小蠶聚在1平方米左右的蠶床上。61歲的任素珍正用竹筷“勻蠶”,以便小蠶們都能吃到桑葉。“我以前就養過蠶,活兒很熟,離家也近,一天能掙100元。”她說。

  徐家坪曾是縣上的老蠶桑基地。2019年,徐家坪引進陜西福瑞源實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重新振興蠶桑產業。目前該公司與全縣8鎮26村合作發展訂單農業,涉及1.5萬畝桑園。

  “我們不只種桑養蠶,還開發桑葚酒、桑葉茶,發展研學游,借助聯農益農機制共同發展。”該公司負責人金誠說。

  宜居宜業 家園和美

  5月6日,記者來到徐家坪社區上坪組。當年災后重建,天津援建了3排共31套安置房。高維軍的新家就在里面。近幾年,家家戶戶門口新鋪了柏油路,安了路燈,圍了小花園,污水管網也全入地。

  進到高維軍屋里,彩電、冰箱、沙發等家用電器和家具一應俱全。他回想起當年地震時老房子嚴重受損,一家人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不禁感慨。地震后的第二年,他兒子在新家辦了婚禮。如今,他孫子也長大了,在徐家坪初級中學上初一。

  今年初,社區號召大家“民房改客房”,高維軍和另外兩戶居民率先響應。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與高維軍簽約,將房子2層改造成客房,統一對外經營。“現在環境好了,老百姓就住在景區里,我們更要出一份力。”高維軍說。

  居民張海英住在嘉陵江畔的徐家坪移民搬遷新區。移民搬遷新區從2009年開始建設,共建了5期30棟安置樓,550多戶2200多名群眾在這里生活。

  “我以前在徐家坪鎮裴家莊的山里住,搬下來后,家里人看病、上學更方便了。”張海英說。

  每天早上,張海英都步行到移民搬遷新區旁配建的社區工廠上班。社區工廠主要做工裝,今年以來訂單不斷。她干了兩年,已成為熟練的燙工,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元。

  驅車沿著江邊公路行駛,一棟棟安置樓以及配套的農貿市場、幼兒園、社區工廠、文化廣場、燈光球場等一字排開。徐家坪移民搬遷新區已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集鎮。

  地震當年還只是六年級學生的黎亞妮,現在已在徐家坪鎮中心幼兒園上班。“這些年,徐家坪的變化翻天覆地。漢中市幼兒園跟我們結了對子,使我們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不斷提升。我要積極鉆研業務,愛護孩子,努力當一個好老師。”黎亞妮說。

  共建共享 鄉風文明

  5月8日晚,鎮和社區干部以及30多戶的群眾代表開起院壩會。大家圍坐在上坪一棵老黃連木下,拉家常、謀發展、解難題。

  “我們也想開農家樂,政府能不能拉一把”“人居環境還得再提升,門口垃圾要及時清理”“大家思想要解放,游客多了是機遇”……干部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場面十分熱鬧。

  群眾的所思所想,楊清海都一一記在本子上。看到群眾越來越關心支持社區工作,發展意愿越來越強烈,楊清海打心眼里高興。

  地震那一年,楊清海從深圳回到徐家坪,原本只是想幫幫忙,沒想到就此扎下根來。“幫老百姓跑點路、辦點事,很有成就感。這么多年下來,我感到自己崗位的分量更重,責任更大,干事創業的信心也更足。”他說。

  徐家坪去年與移動公司合作,建立智慧化綜治平臺,這讓干部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有了新渠道。全鎮137個網格的網格員,用手機“隨手拍”,及時向平臺上報各類事項,事情處理更加快捷。

  濃厚的鄉賢文化,也是徐家坪的一大特色。在明水壩村的村口,一面面“鄉賢文化墻”、翠竹青青的“鄉賢林”、茅草加蓋的“思賢亭”相互映襯,整個村子充滿了思賢向賢的氛圍。

  75歲的老黨員高照建因“耕讀傳家、勤勞致富”成為村里的鄉賢。當年,他帶領全村發展千畝良桑的事跡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他的兒子也是村里的產業大戶。

  “我們上了年紀,資歷又深,村里人都比較信服。村上開會,我們可以提些好建議,遇到一些矛盾糾紛,出面調解也方便。”高照建說。

  目前明水壩村已評選出14名鄉賢。通過鄉賢文化促進會、鄉賢大講堂等載體,鄉賢的優秀品質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秦嶺山綠,嘉陵水清。奔跑在鄉村振興大道上的徐家坪廣大干部群眾信心滿懷,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越來越美麗。(記者 高振博)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鄉村振興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