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啟動儀式上獲悉:近年來,陜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積極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政策體系,生物多樣性實現恢復性增長。
目前,陜西省分布有野生脊椎動物932種;以大熊貓、羚牛、金絲猴和朱鹮為代表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計156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55種。種子植物4600余種,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14種,中藥材3291種,已知大型真菌資源達394種。
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法規不斷完善。我省印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修訂并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陜西省濕地保護條例》《陜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陜西省渭河保護條例》等法規,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不斷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我省建立213個自然保護地,其中國家公園1個、自然保護區43個、自然公園169個(風景名勝區28個、森林公園82個、地質公園14個、濕地公園43個、沙漠公園2個)。組織實施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就地遷地保護工程,持續開展大熊貓、朱鹮、林麝等珍稀物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取得顯著成效。
加強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管理。我省開展農田、漁業水域、森林、草原、濕地等區域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持續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防治,全省松林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我省建立各類野外研究監測基地,如鳳縣林麝養殖科學研究與示范基地、佛坪秦嶺珍稀保護動物野外研究基地、寧陜大鯢野外科學研究基地、鎮巴縣林麝繁育研究基地等野外科研基地以及陜西首個“中草藥種植鼠害生態防控技術研究工作站”,為扎實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
加大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我省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等系列執法行動,對影響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破壞生態環境的各類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嚴肅查處。截至目前,國家下達我省的2770個線索中,問題整改完成率達99.6%。我省還先后開展“打擊網絡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專項行動”、“綠劍行動”、“天網行動”、“利劍行動”、重點水域巡航檢查、“四清四無”排查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各項措施為推進野生動植物保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記者 申東昕)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