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西安市馬騰空儲備庫,工作人員對小麥一一進行扦樣、檢測、除雜、過磅等。隨后,小麥正式在糧倉內“安家落戶”。 記者 馬昭 攝
檢測合格后工作人員將小麥入庫。
6月28日,在西安市馬騰空儲備庫門前,前來售糧的車輛一輛接著一輛有序排列在道路一側,在完成來糧信息及車輛登記后依次進入……收購現場公示著糧食收購價格和國家等級標準,小麥標準樣品有序擺放,工作人員對小麥一一進行扦樣、檢測、除雜、過磅等。隨后,小麥正式在糧倉內“安家落戶”。
檢測入庫確保每一粒入倉糧食都合格
6月28日上午,記者在馬騰空儲備庫內看到,工作人員忙碌地指揮著車輛停靠、檢測、稱重、自動化卸糧、入庫,收購現場秩序井然。
進入糧庫的售糧車輛首先開到扦樣區,扦樣機將按梅花點位不固定均勻抽檢8個點位,被抽樣的小麥順著扦樣管進入扦樣桶待工作人員取出檢測。
糧食收購,質量是關鍵。走進儲備庫化驗室,工作人員對扦樣的小麥進行檢驗,及時把控小麥各項指標,確保入庫糧食質量安全。
記者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將取出的小麥樣品放入狀似圓盤的谷物篩中,隨后手持谷物篩劃圈晃動,使篩內樣品充分混合并且雜質沉底后,再將篩網和底蓋分離。通過谷物篩中樣品和雜質的重量比,檢測出該車小麥的雜質比。
“我們從入門登記、扦樣、檢測、計量、現場卸車等一系列環節都有嚴格的標準。檢測環節主要是檢測小麥質量指標、衛生指標,包括容重、水分、雜質、不完善粒及嘔吐霉素等,通過化驗扦取的樣品,判斷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確保入倉的每一粒糧食都合格。”工作人員介紹道。
從江蘇趕來的陳師傅從事糧食運輸已經十多年了。他告訴記者,這次運來的小麥在30噸左右,根據客戶的需要,基本上每年都會到陜西,在這里售糧非常便利,早上到的,很快就進入庫區進行檢測了,檢測合格的小麥,工作人員就迅速指引入庫。
隨后,記者來到入庫區,工作人員調整移動式卸糧機、打開車輛側擋板……伴隨著陣陣聲響,金燦燦的小麥傾瀉到傳輸帶上,再經過移動式糧食風選機篩選、去雜后正式入住糧倉,不到1個小時,30余噸小麥全部在糧倉內“安家落戶”。
收購政策隨行就市敞開收購優質優價
眼下,正是夏糧收購的高峰期,我省持續執行“隨行就市、敞開收購、依質論價、優質優價”收購政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糧食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各類糧食收購主體積極入市開展市場化收購。
記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就做好了各項收購準備工作,對檢化驗質量標準、收糧工作流程、出入糧機械調整、后勤保障等工作做了詳細的部署,配齊檢化驗儀器,準確執行糧食收購質量標準和質價政策,嚴格做好收購入庫驗質定等工作。
在夏糧收購中馬騰空儲備庫緊貼售糧群眾需要,簡化流程、優化服務,做到標準上榜、價格上墻、樣品上柜、隨到隨收、應收盡收,并設立售糧客戶休息室,提供政策咨詢、熱水飲用、防暑降溫用品等優質服務。
“今年我們從6月7日開始收購。收購的小麥價格為一等3.01元/公斤、二等3.00元/公斤、三等2.99元/公斤。收購入庫的都是等級在3級以上的小麥,對不符合規定等級標準糧食堅決不能入庫,予以退回。目前,已收購了6600余噸,大多來自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馬騰空儲備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省不斷增強市場購銷活力,加強省內外、區域間政府層面戰略協作、企業間實質合作,探索形成穩定、高效、順暢的產銷合作長效機制,保障區域間糧食高效順暢流通。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加強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定期發布夏糧收購進度、價格等信息,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理性購銷;加強儲備調節,做好加工、儲運、配送、供應等環節糧源組織調度,形成工作合力,服務宏觀調控大局。
入倉服務讓農民賣“明白糧”“舒心糧”
記者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目前,全省準備收購倉容27.5億公斤左右,設立收購網點821個,協調農發行陜西省分行落實37億元信貸資金,能夠滿足夏糧收購需要。總體來看,今年我省夏糧收購開局良好、進展順利。截至6月15日,全省累計收購新產小麥12.75萬噸。
今年夏糧收購期間,各級糧食部門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措施、提升服務水平,把為民服務切實落到實處;緊貼農民實際需求,合理布設收購網點并及時公布網點信息,方便農民便捷順暢售糧;指導收儲庫點落實價格上榜、標準上墻、樣品上臺、儀器設備“持證上崗”等要求,做好咨詢講解、接卸引導、賬款清算等工作,讓農民賣“明白糧”“舒心糧”;指導各地和相關企業積極探索推廣預約收購、上門收購等方式,切實提高收購效率,必要時早開門、晚收秤,延長收購時間,確保糧到有人收,不讓農民白跑路、多跑路,提升農民售糧體驗感和滿意度。
同時,糧食收購企業嚴格按照“五要五不準”收購守則開展收購工作,即要敞開收購,隨時收購,不準折騰農民;要公平定等,準確計量,不準克扣農民;要依質論價,優質優價,不準坑害農民;要現款結算,不打白條,不準算計農民;要優質服務,排憂解難,不準怠慢農民。(文/ 記者 李永利王嘉 圖/記者 馬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