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白墻紅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村道兩旁的文化墻精美別致,庭前屋后綠樹成蔭……盛夏時節,走進全國文明村、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漢中市城固縣柳林鎮小營村,處處都是秀美的田園風光。
“村上有規定,家里衛生要收拾好,房前屋后道路也要打掃干凈。”村民王大媽說,以前隨手扔垃圾、隨處倒污水現象很普遍,村里環境較差,經過近幾年的整治,環境不斷改善,村民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
小營村現有村民658戶,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模式,大力實施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和村組巷道、農戶門前“一定三包”責任制。2016年,村上建成了占地1730平方米的村級生活污水處理站,把全村生活污水收集起來,通過厭氧+人工濕地的污水處理方式,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實現了從潔凈整齊到美化“顏值”的再提升。
這只是我省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省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力做好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持續刷新鄉村高“顏值”,提高農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十四五”期間,我省按照“抓點示范、典型引領”原則,計劃在全省擇優遴選10個左右規劃科學合理、部門協作聯動機制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較好,且具有代表性或在一定區域可形成連片治理示范效應的縣(市、區),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行動。
為扎實推進此項工作,去年9月,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財政廳等部門出臺了《陜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行動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試點縣縣域內農村生活污水實現有效治理(管控)的行政村達到90%以上,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等目標。
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陳崢說,我省積極推進農村環境整治,支持并指導麟游縣、子長市、留壩縣、平利縣等縣(市)開展鄉村生態振興試點,扎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行動,第一批遴選了麟游、涇陽、三原、富平、平利、留壩6個縣納入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縣,通過項目資金支持、政策技術指導等措施,力爭在試點地區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質增效。
“目前,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第一批將麟游縣、富平縣等6個縣納入試點縣,統籌中、省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2.27億元,支持試點縣農村環境整治重點項目建設。”陳崢說,在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方面,要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立足農村實際,合理選擇資源化利用、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相對集中或集中式處理等模式,進一步加強與農村改廁工作的有效銜接,全省農村污水治理后要基本實現“三不到”:即看不到污水橫流,無污水直排環境水體;聞不到臭味,不在公共空間或房前屋后形成黑臭水體、臭水溝、臭水坑等;聽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獲得群眾認可。
省政協委員、陜西蘭環環境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舉建議,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要擺脫“重水輕泥”思路,進行水、泥、渣并重治理,分類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途徑及模式,倒逼各級政府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力度。農村污水治理要考慮自然利用,鼓勵“三小園”,結合農村花園、菜園、果園,讓生活污水回歸大自然。治理思路中要有“五谷還田”概念,農村污水處理要盡量全部資源化利用,符合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及資源化利用原則。
“農村環境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廣而散,呈現出‘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循環,治理效果可持續性不足。部分農村污水治理工程由于缺乏后期運維保障,而淪為‘曬太陽工程’。”省政協委員、陜西至善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志博建議,探索多元化共治模式,政府可以用行政獎勵、行政合同、行政指導等方式,調動基層和農村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鼓勵相鄰鄉鎮之間共建共享,提高投資規模效益。制定優惠政策,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學研用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建立專項資金用于農村污水整治技術攻關,鼓勵科研機構、環保企業加大對農村污水的整治研究和探索力度,對確實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案進行鼓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