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陜北·老區新貌丨黃土高原的“老把式”和“新農人”

2023-09-25 12:10:51  來源:???????新華社  


[摘要]山峁連著山峁,一道彎串著另一道彎,前往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棗灣村,要翻好幾個山頭,繞好幾條山路。...

  新華社西安9月24日電(記者賀占軍、張斌、李浩)山峁連著山峁,一道彎串著另一道彎,前往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棗灣村,要翻好幾個山頭,繞好幾條山路。

  幾乎在路的盡頭,記者見到今年34歲的棗灣村村民鄔浪程時,他正在西紅柿大棚里查看菜苗長勢。盡管皮膚曬得黝黑,但鄔浪程言語間滿是笑意:“一年種兩茬,收入十多萬元,咋能不高興嘛!”

  與常見的塑料大棚不同,鄔浪程的蔬菜大棚科技感滿滿。“地面上黑白兩色的滴灌管確保果蔬營養充足,溫度也能智能化控制。”鄔浪程邊介紹邊演示,田間物聯網的應用已讓“一鍵種田”成為現實,無論在什么地方,只需在手機端輕輕一點,就能遠程遙控大棚,實現控水控肥。

  鄔浪程在西紅柿大棚里查看菜苗長勢。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里,革命老區延安降雨少、土壤貧瘠,只適合種植小米、蕎麥等小雜糧。遇到氣候異常的年份,就會出現“春種一面坡,秋收一瓢糧”的景象,這讓曾靠天吃飯的老區人民記憶深刻。

  如今,新式大棚不斷應用、新品種不斷引進,果蔬飄香讓當地老鄉嘗到了好味道、過上了新生活。

  “老一輩在大棚兩頭摸黑、爬上爬下,傍晚回家腰酸背痛。如今,我們棗灣村的大棚大都配套了先進的技術設備,村民們再也不是灰頭土臉的模樣。”鄔浪程說。

  如今鄔浪程在縣城買了房,購置了小汽車。不僅如此,因為善于鉆研,他還是周邊十多個村的“農業技術顧問”,給遠近老鄉傳授技術。

  “現在干活勁頭足著呢,要朝著更好的光景奔去!”鄔浪程樂呵呵地說。

  “一鍵種田”的鄔浪程展現了老區“新農人”的勃勃生機;一批“老把式”也不甘示弱,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紛紛轉型成了“職業農民”“技術顧問”。

  這是安塞區南溝村的果園。新華社記者 梁愛平 攝

  距離棗灣村約40公里,安塞區南溝村的蘋果逐漸紅了起來。站在田間,望著紅撲撲的蘋果,67歲的村民趙永東不禁唱起自己創作的民歌:“喜字來了我唱字開,高興得我老漢唱起來。蘋果你個紅來油菜綠……”

  歌聲背后,映照著趙永東一家的生活之變。

  “種蘋果一年能收入9萬元,我還給別的果園剪枝、壓條,現在還是技術工人。”趙永東細細算著賬,“我老伴現在也成了上班族,在村里的景區工作,一年能收入3萬元,日子比果子甜呢!”

  南溝村村民趙永東在果園里查看果樹長勢。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歌聲背后,也映照著一個陜北農村的產業之變。

  “以前,我們南溝有三難:出行難、娶媳婦難、村干部干事難。”在南溝村駐村幫扶10多年的鎮干部張光紅說,“如今,我們南溝走上了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車能開到山頂上,路已修到果園旁,春天能賞油菜花,初夏能嘗櫻桃甜,還有外國朋友在這里認養蘋果樹,并由衷地為我們點贊。”

  統計顯示,南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4年的4653元增長到去年底的19500元。經過多年發展,南溝村還獲評陜西省現代農業示范園、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參與采寫:梁愛平、鄒競一)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黃土高原 鄉村振興 雜糧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