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運維人員在中國移動(陜西西咸新區)數據中心進行運維巡檢(資料照片)。 記者 袁景智攝
數字經濟是什么?
當很多人還在尋找答案時,陜西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車間里,數控機床高速運轉,工業機器人精準操作,一輛新能源重卡完成裝配平均只需4.8分鐘;智能化煤礦里,地面調度室內調度員一鍵“喚醒”地下幾百米處的設備,割煤機40分鐘就能割煤2000多噸;“秦務員”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153項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396項政務服務實現“全省通辦”……
數字技術正在深度融入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全省數字經濟拔節而上,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2年,初步測算陜西數字經濟總規模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13.9%,排名全國第五。
提擋加速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座”
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一秒能運算30億億次,相當于15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同時運算,24小時可處理數十億張圖像、數千萬人的DNA、10年左右的自動駕駛數據。
作為西部首個、全國第二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堪稱西部“最強大腦”。今年6月,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名單。“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運行以來,先后吸引中科昇騰、中南高科、中科視語等一批企業入駐。”西安未來產業城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左騰說。
近水樓臺,中科視語入駐后,聯合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政府、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打造發布擁有千億級參數規模的“秦嶺·秦川交通大模型”。
這個模型,撬動了陜西智慧交通全場景變革。“模型對海量歷史交通數據進行分析后,根據道路上的車輛、行人、道路狀態及歷史交通數據的特征,自動生成路口信號控制優化策略建議,實現根據車流隨時調整紅綠燈時長。”中科視語(西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淼說。
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陜西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生動縮影。
欲致其高,必豐其基。近年來,陜西緊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明確路徑,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政策舉措,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數智化”改造傳統基礎設施,加速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座”。
如今,全省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8.8萬座,鄉鎮以上行政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行政村5G網絡覆蓋率達85%;千兆光網覆蓋能力超過2600萬戶家庭,所有地市均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其中西安、榆林已進入國家千兆城市序列。國家超級計算西安中心正式運營,陜西廣電5G融合公共服務等項目列入國家示范工程,助力陜西數字經濟發展加速“超車”。
今年以來,全省深入推進“三個年”活動,數字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1月至9月,全省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2.6%。
深度融合
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工業4.0時代到來,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抓數字經濟就是抓未來。作為制造業大省,陜西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
眼下,數字技術正在重塑陜西產業發展優勢:
西咸新區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生產車間,長百米的掩護梁焊接島,焊接機器人揮舞著“手臂”、焊花四濺,AGV(自動導向車)來回穿梭運送物料;
榆林可可蓋煤礦“5G+智能化建井”技術,將井筒建設周期由采用傳統方法的54個月縮減至17個月,節約投資20億元以上;
清安優能科技發展(榆林)有限公司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榆林市分公司聯合打造的基于零碳技術的分布式智慧能源管控系統,相較于傳統電網供電、市政供熱系統,年化運行成本降低60%以上,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率達100%,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40噸以上;
……
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造,陜西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發展躍升新臺階。全省38個企業、項目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陜西能源趙石畔礦業“5G賦能煤礦智能化生產”和陜汽集團“5G引領陜汽智造”項目獲得第六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賽一等獎;“數字化助力西安城墻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獲評全國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長安十二時辰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入選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名單……
數字產業化發展同樣如火如荼。陜西半導體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西安市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入選第一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三星西安工廠閃存芯片產能約占全球產能的15%,奕斯偉12英寸大硅片項目產能全國第一。美林數據位列全國工業大數據企業排行榜第一,易點天下等企業入選全國軟件百強企業。
今年1月至9月,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9%,高出全國15.5個百分點。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雙向奔赴”,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新動能。今年1月至9月,全省網絡零售額達1384億元,增長18%。
拓展創新
增強企業居民滿意度獲得感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不用來回跑,真的是太省心了!”說起陜西現在的政務服務,趙夏宇稱贊道。
3個月前,趙夏宇所在的西安市一家連鎖藥店,因經營原因需要變更鄠邑區、藍田縣等地分店的企業名稱。趙夏宇心里有些犯愁,想著得來回跑幾天。讓她沒想到的是,西安市新城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政務服務中心、中山門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及業務屬地區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通力合作,借助“跨地區通辦”平臺,解決了她的煩心事。
僅用2個工作日,趙夏宇就在中山門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拿到了多家遠郊區縣門店的營業執照。“工作人員的及時幫助,讓我感覺很溫暖。” 趙夏宇說。
這份“溫暖”不獨屬于趙夏宇。
陜西近年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拓展“數字政府”應用場景,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促進政務服務事項“一網辦好”,推動更多民生事項“一網通辦”、更多涉企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和“不見面審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政務服務體系。
陜西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快車道。省電子政務外網與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完成“兩網”融合改造;全省政務云“兩地三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框架基本建成;“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深入推進,14件事項實現線上辦理,減少辦理時間454個工作日。
加快社會治理數字化變革,陜西還著重增強數字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動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網絡化服務,支持建設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展覽館等公共網絡文化設施,讓全省群眾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設智慧社區579個,建成各級智慧教育示范區13個、智慧校園示范校445所;建成覆蓋全省的遠程醫療云平臺、常住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支持遠程診療和健康檔案共享;建成互聯網醫院39家,開展在線問診,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看病就診。(記者 楊曉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