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06:56:15 來源:陜西日報
11月28日,在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一群年輕人正對一款發動機的三維圖紙進行工程評審前的論證。
“得益于鼓勵創新的政策和資源,融資、研發、市場推廣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我們有信心在無人機動力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西安昊威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威動力)總經理焦楠表示。
如今,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聚集了一批像昊威動力這樣的科創團隊。他們或脫胎于周邊的高校院所,或與高校院所協同創新,正隨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加快推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打開“圍墻” 催化成果落地
讓星紀谷(西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亦晨沒想到的是,才一年多的時間,企業就在智慧交通、數字教育等多個領域研發出產品。
2022年,仍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王亦晨踏上科技創業之路。“不同于傳統產業,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落地,需要人才、資本的支持,更需要多方協作拓展應用場景。正是各方的‘托舉’和悉心‘澆灌’,我們這樣的科創‘小苗’才得以茁壯成長。”王亦晨說。
“托舉”和“澆灌”源于打開“圍墻”之后各類創新要素的聚合。
西安市碑林區有高校17所、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310個,是全省乃至全國科技資源、科技成果最密集的城區之一。
“厚植創新沃土,釋放創新要素活力,把科技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不僅是推動碑林區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時代交給我們的‘考卷’。”碑林區委書記劉其智說。
依托科教資源優勢,碑林區聯合西安市科技局設計了“一軸三區七大創新圈”的空間規劃布局,通過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的建設,將創新創業空間從大學校園、樓宇載體向重點路段、重點片區延伸拓展。
與駐地單位共建孵化載體、設立“環大學概念驗證基金”和“概念驗證平臺”、成立數字資產保險創新中心……一系列旨在促進創新要素充分對接的探索也在各個領域不斷鋪開。
隨著“圍墻”打開,人才和科研成果從高校和科研院所流入創業園區,匯入城市發展的血液中:截至目前,全區建成國家級雙創載體和平臺13個,累計培育企業235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87家;引進培育省市級高層次人才39人,14人入選“西安英才計劃”,帶動創業就業3.1萬人。
搭建平臺 匯聚科創力量
“10年前,我奔赴北京創業。如今,為了企業的發展,我選擇回來。”西安西維邁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維邁創)創始人張楠看中的是碑林區匯聚的科創力量。
今年6月,在秦創原碑林區“產學研金”協同創新系列活動上,西北工業大學和西維邁創簽約。西北工業大學將持續通過人才支撐、技術攻關等方式為企業注入更多的科創力量。
推動創新創業不僅需要物理空間載體,更需要搭建平臺促使創新資源與政、產、學、研、金有效銜接。
圍繞創新街區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健康、電子信息、新材料和數字創意“6+1”產業布局,碑林區搭建了6家秦創原“三器”示范平臺,以“學科+產業”的方式,分級梯度培育科創企業。
10月26日,第八屆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硬科技發展專題賽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專場活動舉辦。在現場賽和技術需求對接環節,19項企業技術需求得到現場解決,簽訂意向協議金額達1.09億元,單筆最高簽約額3820萬元。簽約總額和單筆簽約額均創中國創新挑戰賽(西安)硬科技發展專題賽新高。
創新創業大賽是科創企業和團隊獲得資源的“快捷通道”。“我們將通過搭建平臺,凝聚高校、科研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的力量,幫助科創企業解決成長中的‘堵點’‘難點’。”碑林環大學創新產業帶管委會主任林原表示。
創新賦能,產業聚集融合發展亦邁上新臺階。今年9月,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時空信息產業基地在碑林區揭牌。
“推動央地合作,融入創新街區建設,我們將共同搭建地理信息產業融合發展生態圈,為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徐開明表示。
服務升級 涵養創新“雨林”
今年6月之前,在研究所從事了30年航空發動機設計工作的高級工程師張勇從來沒想過自己會來西安和一幫30歲左右的年輕人一起創業。
張勇是昊威動力的技術總師。吸引他加入昊威動力的是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這片創新“雨林”。
“科技創業難,民營企業搞飛行器的動力系統研發更是難上加難。”他說,“來到這里以后,我看到了肥沃的科技土壤、豐沛的資金水源、充足的政策陽光,我覺得這事能干成!”
針對科創企業創新創業特點,碑林區不斷升級服務,涵養創新“雨林”。碑林區委、區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2025年)》,聚焦“高校集聚型”國家試點方向,為創新主體提供“好用、管用、實用”的政策支持。
分散性、網絡化是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科創載體的重要特點。今年3月,碑林區將“集中式”服務轉換為“網點式”服務,在創新街區的核心科創載體內設立雙創服務網點,貼近創業企業、創新團隊提供企業孵化、投融資對接、技術轉移、法律咨詢、成果展示交易等全方位服務。
“有了追著企業跑的服務‘管家’,我們只需要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焦楠說。
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轉移服務是創新“雨林”煥發蓬勃生機的“催化劑”。
11月16日,西安史太白智能制造技術轉移中心在西安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揭牌。這是德國史太白智能制造技術轉移中心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區域分支機構。
“我相信這里的科教資源將變成社會發展的磅礴動力。我們將共同推動智能制造、數字孿生、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工業4.0技術轉化落地。”德國史太白智能制造技術轉移中心主任艾瑞克·莫斯卡瓦說。(記者 張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