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視角下的太白南路和南三環附近樓群(資料圖片) 記者 謝偉 攝
每一座城市的崛起都蘊藏著獨屬于這座城市的“發展密碼”。
經濟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首要前提是搞清楚自己的家底有哪些?優勢有哪些?著力點在哪里?前景在哪里?
我們不妨從西安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實力盤、長期盤這“三個盤”中探究一二。
這是一幅與城市經濟學有關的圖表:三個圓交錯疊加,它們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運行邏輯。
它猶如一個生命體,在一個又一個日夜更迭的新陳代謝中不斷完成蛻變,它的脈絡從三個圓中有序生長,拓展了寬廣的發展空間……
基本盤
●人口總量和凈流入
●活躍的生產生活性消費
●穩健的房地產業
●民生投入與保障
實力盤
●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品)
●信息服務業
●科技服務業
長期盤
●合理增長的有效投資
●國內大市場開拓
●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
先看“基本盤”。
由人口總量和凈流入,產生出活躍的生產生活性消費和穩健的房地產業,促進了政府持續的民生投入與保障,這便構成了西安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基本盤是西安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經濟政策、空間規劃、產業布局、環境建設等都以此為依托。
陜汽重卡擴能項目總裝生產線,工業機器人正在進行汽車輪胎自動化裝配作業。(資料圖片) 記者 竇翊明 攝
普通工作日傍晚,西安地鐵小寨站,人潮涌動。來往2號線、3號線換乘的乘客通過站務人員指引,進行有效分流。站內指揮室實時接收到西安地鐵線網指揮中心發出的客流提醒信息,以便及時采取應急聯動措施……這是西安地鐵運營的日常。
截至2023年9月,西安市開通運營地鐵線路共有9條,運營里程共計311千米;共設車站192座(換乘站不重復計算)。2022年客運強度全國排名第4。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旦假期第二天,也是2023年最后一天,在假期出游、走親訪友等多重客流的帶動影響下,西安地鐵線網客流再創歷史新高,單日線網客運量達470萬人次,較歷史最高客流(2023年4月15日463.9萬人次)增加6.1萬人次。
地鐵客流量直觀反映的是城市的人口數量和流動量。城市的最初形成,是從人的聚集開始的。人的吃、穿、住、行、醫、教、娛、購等需求,催生了不同的社會分工和產業門類,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城市功能。人,是經濟發展的原點和終點。
西安有多少人?——常住人口已達1300萬人,擁有約200萬流動人口,2023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24億人次。
西安人口的特點是什么?——龐大的人口總量和穩定的人口凈流入。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擁有數十所高校,科研人員100多萬,在校大學生約130萬,每年畢業大學生約30萬人,近3年新遷入人口中大學學歷和人才占比超過50%。
這么多人,意味著什么?
一個人花1元錢,1000萬人就是1000萬元。西安的千萬級人口規模形成了日均12.72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63萬人次的地鐵客運量、16.74萬人次的公路鐵路民航客運量、73.51萬噸的公路鐵路民航貨運量。
這么多人,有多少配套?
2022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7412個,比上年增加289個;全市共有基礎教育和職業高中學校3767所,在校(園、班)學生193.86萬人,教職工18.03萬人,專任教師13.03萬人。
特大城市的發展從來都不是簡單自然生長的,需要城市能級和城市品質的加持。隨著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西安對人口的“西引力”和生產要素的聚集力逐漸增強,人口總量大和人口凈流入穩定、生產生活性消費潛力大、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等西安經濟“基本盤”也更加堅實。
如何穩固“基本盤”?
西安深入研究人口引入政策,積極改善人口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滿足城市不斷升級的高品質多樣化需求。同時,結合“保回遷”“保交樓”和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充分利用國家政策促進房地產業穩健發展;多措并舉增加居民收入,兜住民生底線,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讓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二
再來看“實力盤”。
西安以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品)、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構成的“實力盤”,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硬核支撐,增添了發展動能、塑造了競爭優勢。
2023年12月15日,X904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資料圖片) 首席記者 王健 攝
新年剛過,陜汽新能源重卡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臺新能源重卡剛剛下線,獨具特色的外觀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這臺實現多種運輸場景全覆蓋的新能源重卡,動力電池容量是350KW·h,實現了充換電一體,同時它的電機是陜汽自主研發,在全國多區域作業效果很好。”陜汽新能源產品經理告訴“前方+”記者,車輛采用自主的電機系統,高效區間大、傳動效率高,實現了節能、安全、可靠、智控等產品優勢,可滿足各種運輸場景需求。
汽車,是西安先進制造業的典型代表,也是西安發展工業經濟的重要著力點。
工業,是一座城市硬實力的象征。只有強大的工業經濟,才有強大的城市經濟。每個城市都會按照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發展工業的主攻方向,但目標都是一致的——以工業支撐產業強市。
2022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9.2%。
經過多年發展,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醫藥6大支柱產業壯大成勢,西安培育形成了汽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新能源汽車和閃存芯片生產制造基地,是國內唯一擁有航空系統完整產業鏈的城市。
現階段,西安正在加快推動工業發展方式向內涵集約型轉變、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高附加值轉變、增長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
2022年,西安以2881.3億元的輸出技術成交額居全國第3位,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依托傳統科技資源優勢和國家“雙中心”建設契機,西安科技服務業賦能經濟發展,在經濟總量、研發實力、市場主體等方面均有較好表現。
創新立市、產業強市,讓西安的“實力盤”更加穩健。
做強經濟“實力盤”,西安一以貫之、全力以赴。
未來,在先進制造業方面,西安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造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和制造業基地;在信息服務業方面,打造“西安軟件”“西安數據”等特色產業名片,促進信息服務在與各領域融合發展中不斷做大做強;在科技服務業方面,充分利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鼓勵基礎研究,促進成果轉化,推進科技服務向產業鏈核心聚集、向細分領域發散、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三
“長期盤”,是未來的可能性。
以合理增長的有效投資、國內大市場開拓、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代表的“長期盤”,拓展了西安的未來發展空間。
2013年11月28日,一列國際貨運班列從西安出發,穿山越嶺駛向目的地哈薩克斯坦——它就是首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
如今,長安號已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條“黃金通道”。10年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堅持高質量、市場化、可持續運行,常態化開行17條國際干線,覆蓋亞歐大陸全境,“+西歐”集結線路達到23條。2023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全年開行5351列,同比增長15.3%,自中歐班列長安號首開以來,已累計開行21405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西安成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年度開行突破5000列、累計開行超過20000列的城市,正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內陸港。
長安號是西安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的一個縮影。
2022年,西安進出口總值4474.1億元,占全省比重達到92.5%。2023年上半年,西安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37.8%,新能源汽車進出口增長57.2倍,重點區域和新產品保持強勁增長。
一座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在時間和空間中展開。時間代表著堅持,空間代表著舞臺。
風物長宜放眼量。那么,“長期盤”看什么?
看趨勢、看前景。
西安的區位優勢和經濟規模決定了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中的特殊節點地位,隨著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走深走實,擁有鮮明“絲路印記”的西安,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承擔起更多國家使命,正在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中開辟自身發展的廣闊前景。
如何做實西安經濟“長期盤”?
重點在于促進合理增長的有效投資,強化西安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樞紐地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經濟分工,疊加高質量發展比較優勢。
心向前方、視通萬里,西安正唱響新時代的絲路長歌。
四
基本盤、實力盤、長期盤,“三個盤”互相依附、互相促進、互相轉化,就像三原色蘊含的補色關系一樣:
“基本盤”為城市經濟運轉提供底盤支持的底層資產,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實力盤”為城市經濟增長提供動能強勁的硬核支撐和競爭優勢,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長期盤”為城市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是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潛在力量。
“基本盤”是基礎,滋生和滋養“實力盤”;“實力盤”是兌現城市價值的主要手段,它反哺“基本盤”并依賴“長期盤”的支持;“長期盤”是潛能,影響和決定著未來的“基本盤”和“實力盤”。
“基本盤”堅實穩固,“實力盤”發展強勁,“長期盤”前景向好。
在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這篇大文章中,“三個盤”框架清晰、上下承接、層層遞進。梳理“三個盤”的過程,也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過程,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過程。
穩固“基本盤”、做強“實力盤”、做實“長期盤”,西安在多任務并行、多約束疊加、多目標平衡中兼顧好高線和底線,在著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掌握好步伐和節奏,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推動全市經濟整體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邁出堅實步伐。
記者何興龍 閆珅 見習記者羅嘉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