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花饃,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北方很多地區,每年過春節,都有張羅著蒸年饃的習俗,其中,以“蒸花饃”最凸顯地方風土人情。
“蒸花饃”,有蒸蒸日上的口彩。歡歡喜喜、紅紅火火的日子,就在這一鍋熱氣騰騰、別致生動的花饃中。人民日報客戶端陜西頻道《“陜耀”中國年》系列主題報道,本期走近陜西的面花藝術,尋找“藏”在一個個俏麗花饃里的濃濃年味。
三秦大地,沃野千里,麥浪翻滾。小麥,是陜西很多地方的主食,對坐擁“碳水大戶”之稱的陜西人來說,無論多么豐盛的佳肴,少了饅頭,就少了那么點味道。
三餐主角“饃饃”,由此衍生出更多花樣。“面花”,民間稱之為“花饃”,是陜西人過年餐桌上的一道“重頭戲”,每至年節都會有許多家庭制作花饃,以此慶賀團圓,祈愿來年豐登。
寶雞“滿月花饃” 馬愛萍攝
陜西的花饃,花飾內涵豐富,色彩鮮艷,造型粗獷生動、夸張變體,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可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表達對長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一個個千姿百態的花饃象征著吉祥與如意,也鏈接著人們深厚而美好的感情。
富平花饃 楊宏俠攝
春節里的花饃,蘊藏更為豐富的寓意。年節下“蒸花饃”更富有“氛圍感”和“儀式感”。慶賀新年的花饃,以龍、馬、豬、牛、羊、雞等生肖動物造型為主,也會迸發出棗花饃、元寶饃、花型飽滿的牡丹、芍藥、荷花等奇思妙想的創意。
為了烘托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講究“點紅”,讓最終成型的花饃更富靈動和喜氣兒。一抹殷紅點上去,花饃仿佛有了生命力,惟妙惟肖,仿若成真,看得人心間開花。一時興起,長輩也會給家中小兒額頭點上一抹,喜慶的祝福與溫馨的年味,也就有了傳遞。
黃陵手藝人制作的“二龍戲珠”“靈獅猛虎”面花。孟軍攝
與此同時,花饃也成為當地人走親訪友、饋贈親朋的珍貴禮物。熱氣騰騰的花饃擺在桌畔,如同一盞盞妙趣橫生的“花燈籠”,映照著一屋子的喜慶祥和,也盛放著主人別出心裁的待客之道。送客出門,拎些主人親手制作的花饃,則更顯誠意滿滿。
“每個地方在做花饃時,都反映了很多當地的個性與多樣的民俗,一方水土生出的物產不一樣,花饃的‘個性兒’就不一樣。”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專職副主任、西安非遺推廣大使王智說。
渭南合陽花饃
“紅火人兒蒸紅火饃”。年俗花饃,是陜西合陽人心尖上的情結、指尖上的非遺、舌尖上的美食。每個村落、每條巷道里都有幾位做面花的能人巧手,心靈手巧的“能人們”制作出的面花各有千秋,做出的花兒有棱有角,有模有樣,叫人看了入眼。即使只有兩三厘米大的“鳥兒”,也給人以展翅欲飛之妙。蝴蝶、飛蛾點綴在花朵間,一動一靜,生意盎然。
八月十五送棗糕,姑娘出嫁蒸餛飩,老人慶壽蒸壽桃,正月十五蒸花餛飩、花花饃。“合陽面花伴隨民俗產生,一年四季,無論是節日民俗,還是人生儀禮,以及上梁喬遷等家庭大事,均伴有相應的面花。”當地民俗文化研究者史沛鴻解釋道。最精致的花饃,需用上好的面粉,經過造型、點染、插花等主要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與其它地方的面花比,合陽花饃色澤更為鮮艷、造型靈動而不失淳樸。
延安黃陵面花
揉、捏、揪、挑、壓、搓、撥、按......在黃陵手藝人的巧手中擺弄幾番,一個憨態可掬的“二龍戲珠”花饃立時活靈活現躍入眼簾。
黃陵面花也稱“花供”“罐罐”“油餑餑”“喜斗子”等,在當地,歲時節令里的花饃,彰顯著當地人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過年時要為老人蒸油饃,油包包;為孩子蒸老虎饃、兔饃、餛飩(蛇頭魚尾),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祝愿孩子機敏聰慧,可愛可親。
“面魚”花饃,更顯趣意橫生。用面團做成小魚的形狀,在上面點上紅點或畫上魚鱗紋,蒸熟后形態逼真,寄寓著年年有魚的樸素期愿。
咸陽彬州花饃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面花會變幻成任何一種生動的造型。在渭南合陽、華縣一帶,花饃往往做成虎頭、魚尾、龍身為一體。陜北府谷一帶,面花往往做成長脖面人。藍田、長安一帶多以花糕為主,主糕足有三四層,最高可達到一米多,要用三四十斤面粉做成。造型各有不同,吉祥、平安、祝福、和順的美好寓意是永恒的主題。
寶雞岐山面花
一個個在巧手中綻放的花饃,蘊含著豐富的鄉土文化符號,匯聚成民間習俗、文化遺產、鄉土風貌。它們成為三秦大地上,四時風物、鄉土記憶的溫情“寶藏”,也成為人們了解中華傳統年俗文化的一個窗口。
當一鍋鍋圓滾滾、熱乎乎的花饃綻放在千家萬戶的蒸籠上,一份溫情與暖意也在無形中流淌。在熱氣騰騰的小麥香中,人們期待著,一年更勝一年。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