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北京記者 唐冰
技能是強國之本、立業之基。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技能型社會的愿景;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在京出席全國兩會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建陜西省委會主委李忠民指出,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加快培養數以千萬計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作為職業能力社會化的載體和核心,技能社會應由技能形成制度體系,技能型社會教育體系、技能激勵系統、技能合作體系等要素構成。李忠民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技能人才規劃,瞄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要求,結合行業生產、技術發展趨勢,做好技能人才供需預測和規劃。定期優化調整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布局和職業培訓補貼目錄,優化辦學格局,發揮職業學校培養技能人才的基礎性作用,支持技師學院和高校合作開展長學制人才培養。完善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轉化機制,健全以產業需求匹配度和培訓實效為導向的評價機制,引導培訓資源向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集聚。
產業結構升級是技能形成的目的和動力。李忠民認為,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根據鄉村振興規劃、主導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開展定向、定崗、訂單式培訓。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龍頭企業、上市企業面向中小企業和社會承擔培訓任務,開展技能交流活動。探索“訂單班”“冠名班”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等多元化校企合作形式,為企業精準提供技能人才定向培養、企業職工培訓、技術研發支持等服務。
在技能人才待遇保障方面,李忠民建議,應引導企業結合實際,探索技能人才技術創新專項獎勵、技術成果轉讓收益分配和崗位分紅等激勵辦法;開展技術工人“以技提薪”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定期發布技能人才分職業、分技能等級工資價位信息,動態分析技能人才薪酬水平,為廣大企業提供“技能價值表”,為技能人才提供智能化職業成長指導服務;設置符合技能人才特點的技能崗位序列,建立管理、專技、技能序列縱向暢通、橫向貫通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建立相匹配的崗位薪酬分配制度。同時,將高技能人才項目列入地方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將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納入人才引進目錄,按規定落實高技能人才住房、子女入學、醫療等政策,健全技能人才職業傷害保障制度,依法保障技能人才合法權益。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