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深厚的歷史底蘊”……2月29日下午,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讀書群中,一場線上讀書活動正在進行,以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委員們和省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紛紛在群中踴躍發言,在深入學習交流中聚共識、明方向。
舉辦這次線上讀書活動,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郭社榮在主持活動時開宗明義:“這次委員線上讀書活動,我們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開展讀書交流研討,就是要引導政協委員、特聘專家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意義,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應有貢獻。”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悠久的中華文明和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省政協委員陶錦翔說,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要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省政協委員王富群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我們要立足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省政協委員馬福德表示,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是各民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融般交往中共同推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是積極回應時代訴求的重大理論創新,它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多民族多元一體文明史觀為基礎,構建新時代中國歷史敘事,充分反映我國歷史中各民族的生動角色和他們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關系,以及各民族共同推動中國發展和打造中華文明的動態歷史過程。
2023年以來,全球經濟在復蘇道路上坎坷前行,國內外形勢仍存在很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此時,重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別有一番意義。”省政協常委霍炳男說,“中華民族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脈相承,為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全局觀、整體觀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政治、經濟形勢與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精神源泉和堅強堡壘。我們要以總書記提出的‘十二個必須’為準則,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鞏固統一戰線,增進民族團結,凝心聚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讀書交流時時在線,議政建言永不斷線。省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李黎明認為,構建科學完備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然要求。當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經成為一個跨學科的重大議題,應該覆蓋到更廣泛的學科,因此要鼓勵用學科交叉視角去創新和豐富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思想內容,用更廣闊的理論視角共同創建理論話語體系,尤其是發揮社會學、心理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的基礎性作用。
省政協委員仁欽扎木蘇表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既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每一位民族宗教工作者光榮的擔當與使命。作為省政協宗教界委員,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五個認同”,在未來的履職中恪盡職守,為促進我省民族宗教工作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省政協委員趙強表示,作為省政協少數民族界委員,更要承擔一份責任,更要有所作為。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五個認同”,不斷增強時代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發揮引導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積極建言獻策,做好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凝聚共識工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獻計出力。
網上讀書,隔屏互動。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大家從總書記重要文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進一步凝聚起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認識共識。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