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讀書好時節。
“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致賀信,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賀信引發熱烈反響,全社會掀起讀書熱潮。
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本報報道組深入西安多個實體書店、中小學校等地,探尋西安這座城市有溫度的讀書故事,促進全民閱讀成為時代新風尚。
貞觀書店的兒童閱讀區 實習記者 馬尤翼 攝
□ 實習記者 馬尤翼 記者 趙婧
在網絡購書如此便捷的今天,一座城為何還需要實體書店?或許是因為它們浸潤于這座城濃郁的人文氣息中,又不斷為這座城增添新的內核氣質。
近年來,西安的實體書店不斷融合新業態,以“書店+”模式打造更多元的消費場景,精準定位用戶需求,為顧客拉滿體驗感。這些新樣貌實體書店告別傳統單一的賣書形態,以探索腳步打開一扇扇新的窗口,在實體空間之上更好地捍衛共享閱讀。
貞觀書店:從內容平臺到城市空間的“探路者”
8年來,“貞觀”公眾號刊發的原創文章已超過3000篇,粉絲接近60萬。今年,“貞觀”又從一個互聯網內容平臺延展到了實體書店。
“希望將貞觀線上內容的堅持與理念延續到線下,在一個真實的場域中,建立人與人、面對面的鏈接,借由這個書店載體,表達一個城市文化綜合空間的態度。”貞觀聯合創始人雷宇表示。
4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曲江新區創意谷D座5樓的貞觀BOOKS,門前玻璃墻上張貼著的“世間第一等好事是讀書”讀來格外暖心。這里的前身為西安曉書館,書館停業多年后,貞觀接收運營這一文化場所,并進行了部分改造。
這是一家集書籍、文創、飲品、藝術展覽于一體的復合型書店,現有書籍近3萬冊,涉及文史典籍、自然社科、社會哲學等各個領域,兼具文藝和學術特色。店內工作人員介紹,店內書籍只借閱不售賣,顧客只需花365元辦理一張讀書卡,就可以享受一年內所有書籍的免費借閱。
除了看書和承接貞觀自有的文化類沙龍活動外,雷宇介紹,書店還起到讓更多粉絲和編輯、主筆進行線下交流和碰面的平臺作用。每天會有值班編輯在店內咖啡館辦公,粉絲可以去找編輯提供選題、一起聊天。
記者在店內看到一塊特別的“黑板報”,上面記錄著“貞觀本周選題”和“本周值班編輯”,寫有“組團體檢的年輕人”“西安又到過敏季”等5個選題開放給讀者一起交流。有兩個年輕人正坐在桌邊在便簽上寫下交流心得,隨后附在墻上已貼得厚厚的便利貼上。
貞觀BOOKS開業3個月來,持續探索實體空間的無限可能。書店聯合書法藝術家堅春天共同推出“魚文鳥羽”書法藝術展;聯合黑膠博物館,共同舉辦“在書店聽黑膠”活動;攜手自然身體劇場,打造現代舞工坊現場演出……
“這是一個有彈性的城市綜合文化空間,我們不想把它設限。”雷宇說,希望貞觀BOOKS不僅作為閱讀場所,還是展廳、劇場、會客室、美術館等等,可以傳播本地的人文活動和文化品牌,探索更多樣的日常形式,延展出更廣闊的邊界。
方所書店:倡導“精致生活”的地標“打卡地”
2019年,方所書店在倫敦書展全球卓越獎頒獎典禮上榮膺“全球年度最佳書店”,成為亞洲首個獲此殊榮的書店及文創品牌。2020年,全國第5家方所門店落地西安,一度成為閱讀愛好者的“打卡地”。
4月20日,記者走進位于蓮湖區老城根G park西側的方所書店,門口布置的哈利·波特巫師棋,增添了霍格沃茨魔法書院的既視感,像是通過歷史走廊走入擁有20多萬冊藏書的一座文化城池。
最引人注目的是書店中央的巨型環狀書塔,高達5米,外側滿墻書籍。此書塔系方所的精神圖騰,極具儀式感,是最受年輕人喜歡的熱門“網紅打卡點”之一。書塔內部中空,是一個可以做活動及展覽的獨立空間。當天,正舉辦一場世界讀書日特別企劃,邀請到漫畫作者陸冉出席《相反的人》創作者現場分享會。
今年27歲的讀者吳悅告訴記者,她還花了80元報名方所的“還反了你了——陸冉個展導覽”。因為名額只有20個,她提前一周就已買好了展覽票,其中包括展覽周邊《相反的人》一本、主題飲品一杯、互動材料及工具、活動全程導覽講解服務。
“其實我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我喜歡逛書店,這里讓我有種精神解壓的感覺。”吳悅說,每次來方所,她都會“文化消費”一筆,或買展覽體驗,或買文創禮品、唱片等等。
記者發現,在周末來方所書店的顧客群體中,看書的顧客占了三分之一,以親子家庭為主,而更多的顧客則是聚集在商業消費空間。
方所工作人員介紹,2023年,西安方所共舉辦各類活動57場、展覽6場。此外,聯營了25家異業品牌,包括文創、生活美學、買手及飲食,構造以“精致生活”為定位的方所美學聯營空間,這部分主要面向大眾休閑,現已成為最受顧客歡迎的區域空間。
獨立書店:打造社區化的藝術家“夢想舞臺”
互聯網時代,獨立書店和它的擁護者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不只是選書與賣書,人、書、活動共同形成共融空間,制造出更多對話的可能,成為古城西安隱藏的“文化奢侈品”。
4月19日,記者從社交媒體上挖掘到一家隱蔽性極強的獨立書店Protopaper。它以小眾設計美學的文化標簽和不定期舉辦展覽活動,在西安文藝青年中占有一席之地。
這家店位于大學東路,沿著城墻含光門向城外走,大約500米便可到達一條狹窄小路,路兩邊多是單位家屬院和充滿年代感的獨立小樓。
Protopaper是一家獨立創意機構,大學東路店是該創意機構開辦的第二家社區書店,一樓是不定期更換的主題書籍和展覽售賣,二樓是設計公司辦公地點。
主理人張昕萌說起做社區書店的初衷:把書店開在社區,可以讓人們在上下班途中與文化藝術建立起日常連接。
在書籍選擇上,張昕萌會結合設計工作,以自己的審美眼光,去全世界搜尋各地的獨立出版社刊物,雜志基本都是設計、藝術、攝影、人文和生活方式類的,就是希望店里的刊物除了能給顧客以美學提升外,還能讓他們看到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
對于獨立書店來說,開業后如何運營、如何實現收支平衡,確實是一件需要費心的事。
對此,張昕萌笑著說:“我們從一開始就覺得書店不可能掙錢,所以我們就事先想好能生存下來的商業模式,主要以設計團隊去接業務來盈利,而且從各方面控制成本支出,以保證書店運營。我們盡力讓更多人接觸到來自全世界有價值的刊物。”
經歷疫情3年,如今Protopaper依舊挺立。張昕萌說,為了扶持本地藝術家,目前第一家門店已作為簽約藝術家的駐地“貢獻”了出去。“我們在那里給藝術家提供一年的創作空間場地支持,我們會繼續對社區文化空間利用進行不斷探索,為西安輸送更多有意思的藝術文化養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