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8時40分,X8157次中歐班列(西安—馬拉舍維奇)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資料照片)。 記者 蒲茜攝
5月25日8時40分,在汽笛聲中,X8157次中歐班列(西安—馬拉舍維奇)從西安國際港站駛出。至此,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9萬列,發送貨物超870萬標箱、貨值超3800億美元。
中歐班列(西安)自開行以來,累計開行突破2萬列,約占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3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超100個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歐亞全境……中歐班列不斷跑出“加速度”,架起了中國與歐洲各國互通有無、互利互惠的橋梁,成為中國引領全球開放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
■“在開行初期,中歐班列每月僅兩三列。現在日均開行15列左右,平均100分鐘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駛出或抵達。”
首列中歐班列(西安)開行于2013年11月,由西安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對于這趟列車,劉明君印象深刻。“10多年前第一趟班列從這里開出時,我承擔調車任務。得知這趟車是開出國門的,我既驕傲又激動,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回憶起當時發車的場景,劉明君記憶猶新。
劉明君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國際港站調車區長。十余年來,他見證了陜西首趟中歐班列從這里啟程,見證了中歐班列的飛速發展,也一步步從一名制動員、連接員、調車長成長為調車區長。
2010年,更名“西安國際港站”前的新筑車站只是一個四等站。2021年,新筑車站從一個四等小站變為一等作業站,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物流中心、中歐班列在內陸的集散中心。
“我全程參與了西安國際港站的擴能改造,見證了它的線路、功能定位、硬化面積等多個方面的發展變化。”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物流中心國際港營業部主任白寬鋒說。
2021年以來,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按照“貨場變市場、變加工基地、變合作平臺”的思路,對西安國際港站先后實施了三次擴能改造,增加貨物線9條,擴充堆場11萬平方米,使裝卸能力提高30%。列車實現整列裝卸、直進直出,堆存、裝卸、編發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022年10月,首趟中歐班列(西安—杜伊斯堡)境內外全程時刻表班列開行,這是當時全國唯一的一趟全程時刻表班列線路。
“該班列運行時效12天,較普通班列時效提升了5至8天。目前,我們已經實現每周兩去一回的發運頻次,在保障運輸時效的同時實現了運能提升。”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梟說。
西安國際港站值班站長路銘介紹:“在開行初期,中歐班列每月僅兩三列。現在日均開行15列左右,平均100分鐘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駛出或抵達。”如今,西安國際港站已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最大的車站,擁有全國首個內陸自動化無人碼頭。
■“在過去,服裝、家具、家電等‘老三樣’大量出口、走俏海外。現如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叫響全球。”
170米長的總裝生產線上,約20秒便有一臺全自動波輪洗衣機下線。在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陜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康佳”)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從進料、鈑金、成型、總裝、成品下線到入庫,智能化制造已成為常態。
該公司總經理陳釗向記者介紹,陜西康佳是康佳集團在西北地區最大的生產基地。公司落戶西安,與西安浐灞國際港的貿易通道優勢不無關系。
“以往,通過海陸聯運,我們的產品至少需要1個月才能到達歐洲,現在搭乘中歐班列僅需12至15天,能節省20%左右的成本。”陳釗介紹,西安生產的洗衣機、洗碗機,滁州生產的冰箱,寧波生產的空調等康佳集團的白色家電產品,都會在西安集結后搭乘中歐班列(西安)銷往海外。
中歐班列內陸集結中心作用進一步凸顯,催生了臨港經濟集群的崛起,吸引東南沿海外貿企業、物流企業及電商企業落戶西安。
“在過去,服裝、家具、家電等‘老三樣’大量出口、走俏海外。現如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叫響全球。”白寬鋒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開展汽車出口貿易。為滿足汽車出口的運輸需求,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推行整車專列汽車出口運輸模式,搭建了汽車產業對外運輸合作平臺。今年以來,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累計開行中歐班列汽車出口專列23列,出口汽車6000余輛。
“自中歐班列開行以來,我們西安國際港營業部積極加強與周邊從事外貿業務的企業合作,成立專職營銷隊伍,走訪周邊30多家物流貿易生產型企業,為他們量身定做物流服務方案,幫助企業大幅壓縮物流成本。”西安鐵路物流中心國際港營業部值班主任劉順利說。
愛菊糧油、隆基股份、陜汽等一大批龍頭企業也紛紛定制專列出口商品,中國西電集團、陜鼓動力、法士特等多家企業也相繼搭上中歐班列(西安)的“快車”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中國—中亞西安峰會之后,公司的物流量從此前的每月10列增加到70列,我們對今后的發展很有信心。”
哈薩克斯坦的餅干、蜂蜜,俄羅斯的巧克力、燕麥片,格魯吉亞的甜酒……5月24日,在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琳瑯滿目的中亞國家商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
“這些進口食品大部分都是搭乘中歐班列回來的。中亞產品的銷售額占體驗館銷售額的40%以上。”愛菊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告訴記者,愛菊集團近年來與中亞地區建立了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不斷深挖中亞地區食品資源,以滿足消費者對多樣化產品的需求。
體驗館的美食街區內,哈薩克斯坦的面粉和菜籽油與陜西的油潑辣子完美結合,碰撞出“絲路美食”——油潑面。
“聽說這里的油潑面是用哈薩克斯坦面粉制作的,特地帶家人來嘗嘗鮮。”市民夏靜蓉說,能夠在家附近體驗到中亞風味,這讓她感受到開放交流帶來的便利。
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辦。一年來,依托中歐班列(西安),西安與中亞國家的聯系更加緊密。
過去一年,中歐班列(西安)運行實現新突破,常態化開行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等干線,并通過多式聯運覆蓋中亞五國。
今年2月,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正式投用,西安至塔什干由13天縮短至9天,跨里海班列全程由20至25天縮短至12天穩定開行。
西安鐵達康特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堆場內,集裝箱整齊排列,叉車穿梭其間,工作人員細致地檢查即將啟程的集裝箱。該公司總經理蘇魯來自哈薩克斯坦。2022年,在了解到西安浐灞國際港的區位優勢和便利條件后,俄羅斯總部委派她來西安開設分公司。
“短短兩年間,員工從3名增加至20多名。中國—中亞西安峰會之后,公司的物流量從此前的每月10列增加到70列,我們對以后的發展很有信心。”蘇魯介紹,目前公司運輸的貨物主要是大麥、小麥、小米等農產品,99%的貨物通過中歐班列進行運輸。
“中哈兩國的免簽政策為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蘇魯說,業務量持續增長,讓她更加堅定了在西安長期發展的信心。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人文交流,中國—中亞國際人文旅游專列(西安—阿拉木圖)籌備工作進展順利,計劃于今年6月底至7月初首發。”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副主任王運動介紹,西安浐灞國際港將加快提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輻射能級,著力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在戰略縱深上實現新突破,助力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妮 蒲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