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參訪臺胞在神木石峁遺址參觀。 記者 鄭斐攝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黃河文明不可或缺。”來自臺灣基隆市的基層社區代表李守一在參訪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時對記者說。
8月11日至18日,“相約長安·青春同行”2024陜臺文化交流周活動在陜西舉行。400余名臺胞分別組成文化參訪團、青年參訪交流團等12個團隊,參與兩岸同胞黃帝陵祭祖典禮、青年創業就業研習營等活動,參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等人文景點。
“黃河水連著阿里山,臺灣同胞的根在祖國大陸。”參訪團成員紛紛表示,越來越多的文化交流讓兩岸人民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昂米就在岸上住”
“昂米就在岸上住。”8月15日,在佳縣參訪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的臺灣同胞走到一面墻前,墻上的7個大字讓他們感到疑惑。
隨行的講解員解釋:“在佳縣方言中,‘昂米’就是‘我們’的意思。我們佳縣人從古至今都住在黃河岸邊。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我姓楊,楊家將的楊。”來自基隆市的基層社區代表楊春生直言,自己是來神木尋根問祖的。
神木古稱麟州,五代至北宋年間,楊家將在這里屯兵鎮守,所以麟州也被稱為“楊家城”。
“楊令公有7個兒子,我是五郎這一支。”楊春生說,“明洪武元年,我的先祖開始外遷,后遷至山東蓬萊定居。這次回到先祖的發祥地,我格外激動。”1961年出生在臺灣地區的楊春生,一直以自己是楊家將后人為榮。
另一位臺胞強富翔,用了整整34年,才從臺灣高雄回到老家陜西寶雞。這一次,他帶著父親的照片和遺愿尋根問祖,讓老人“落葉歸根”。
“我名字中有個‘翔’字,因為我的祖籍是鳳翔。”強富翔說,這次他終于找到了失聯多年的老家親人——家住鳳翔區的表哥張建青。
“我母親生前一直念叨遠在臺灣的舅舅一家。今天我和表弟聯系上了,以后我們一定會常來常往。”張建青說。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血濃于水。一灣淺淺的海峽隔不開兩岸同胞濃濃的親情。
作為中華兩岸人民和平交流協會副理事長,強富翔表示,他將一如既往致力于海峽兩岸經貿、人文、教育、農業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斷促進兩岸友好合作、融合發展。
中華文明一脈傳
“真的了不起,真的很偉大!我們的先祖幾千年前就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器物。”走出陜西考古博物館的臺灣青年江建川,難掩激動的心情。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文物古跡豐富,文化積淀深厚。這些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不僅是展現燦爛中華文明的直接載體,也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不斷裂的實證。活動期間,臺灣同胞分別參訪陜西考古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地,深切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陜西歷史的厚重綿長。
陜西考古博物館館長種建榮說:“陜西為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證資料。”
8月12日,陜臺文化交流周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中華歷史文化大講堂開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館員、副院長田靜以《大秦王朝的建立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為題,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秦王朝統一后,實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政策,民族向心力越來越強,天下一家的民族觀深入人心”“春秋時期所謂蠻族逐漸主動或被動地加入華夏文化圈”等歷史文化知識。臺下的臺灣教師、青年學生有的認真做筆記,有的輕聲交流。
“老師的講解讓我加深了對秦始皇的認識。他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不愧是千古一帝。”在成都上學的臺灣學生伍貞螢說。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本次陜臺文化交流周活動讓兩岸同胞產生共鳴和共情,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
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表示:“作為中國人是非常光榮的事。我們不僅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還要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兩岸未來在青年
“陜西是我的‘第二故鄉’,因為我的母親是西安人。”臺灣青年陶泓宇說,“在北京求學深造的經歷和在西安的創業經歷,讓我對祖國大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和許多大陸青年結下深厚的情誼。”
在2024陜臺文化交流周開幕式上,陶泓宇演唱了一曲《故鄉的云》,引來臺下陣陣掌聲。當他唱到“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時,臺下的兩岸年輕人都揮著手跟唱。
兩岸青年短視頻比賽是2024陜臺文化交流周活動的一項內容。《西安手指游》《相約秦陜 文脈同行》《國泰民安“三秦人民的美好生活”》等多件作品獲獎。
“我很高興能參加這次活動,通過鏡頭深入了解和學習陜西歷史文化,再用鏡頭把它們展現給更多的臺灣青年,讓他們了解陜西、了解大陸。”獲得二等獎的臺灣青年陳宇宏說。
此次陜臺文化交流周活動還為“西安市臺青藝術中心”授牌,同步進行了“同心同行·攜手圓夢”海峽兩岸(陜西)青少年科技實踐創新交流賽。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臺灣青年跨海而來,近距離體驗大陸群眾的衣食住行。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在溝通互動中不斷促進心靈契合。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馬曉光說:“今年以來,兩岸各領域交流活動蓬勃開展,各界別臺胞特別是青年朋友紛紛參與。這充分說明我們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記者 鄭斐 王姿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