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原視頻
編者按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喚大胸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胸懷“國之大者”,踔厲奮發,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在中華大地不斷涌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為立體展現各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大時代》系列主題報道,邀您和我們一起走進城市深處,感受十年巨變,看各地不負偉大時代、筑夢追夢繪就的壯美畫卷。
“10多年來,我都非常關注橫琴的發展。”講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澳門青年黃景禧在位于珠海橫琴的律師事務所,述說著這些年他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點點滴滴。
當天,他剛剛結束了中山的一場大灣區律師交流活動,在接受專訪后又要趕回澳門的家。像這樣一天之內來往于大灣區三座城市,對他來說已是習以為常。“從律所回到我家,不用半小時,這還是算上在澳門堵車的時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縱深推進,越來越多像黃景禧一樣的澳門青年以珠海為據點,將業務輻射至大灣區。
作為內地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城市,珠海因地處珠江入??诙妹|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時曾兩次來到珠海,親切勉勵珠海經濟特區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要求加快珠海經濟特區發展,對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推進橫琴開發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等作出系列重要指示。
“百島之市”珠海(央廣網發 珠海市委網信辦供圖)
回望過去十載,伴隨著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大國重器”藍天逐夢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藍圖一步步實現,“發現珠海之美”也被注入了更多的內涵。
打造大灣區融合的“橋頭堡”
“陳博士,好久不見!”時隔三年,央廣網記者再次走進澳門大學博士陳天藍位于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的實驗室,映入眼簾的是“澳門大學首家技術孵化企業”的牌匾。
當年只有幾名研發人員、面積不到30平方米的初創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30多人、生產研發空間超2000平方米的生物科技企業,并在園區擁有一棟獨立的辦公樓。
談到這幾年的變化,陳天藍坦言,團隊是真正享受到了橫琴給予青年創業的政策紅利,“前期場地免租、人才補貼、法律咨詢、融資對接等服務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
陳天藍在實驗室工作(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在珠海橫琴,澳門大學和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之間僅隔著一條環島路。2018年,陳天藍和同學帶著自主研發的數字型微流控芯片技術,“跨”過這條環島路,開啟了創業征程。
在創業過程中,澳門大學將相關技術專利授權給了陳天藍的團隊,且入股其中,這也是澳門大學首次入股畢業生創立的公司。
這幾年,依托自主技術,陳天藍及其團隊已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多款產品。
“未來,我們也會在芯片平臺上開發其他生命科學應用,比如癌細胞分析、藥物篩選或合成生物學等,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醫療產業的升級發展。”陳天藍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陳天藍團隊所在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已成為珠海推進粵澳深度合作的一個縮影。截至2022年7月底,創業谷累計孵化企業(項目)848家,其中澳門企業(項目)369家,香港企業(項目)34家。
當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產業要素在橫琴加速流動時,如何讓規則、機制更加高效銜接就顯得愈發重要。
這一點,澳門青年律師黃景禧深有體會。自2021年12月起成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批港澳籍仲裁員后,一周的行程中,他有一半時間要行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不同城市里。
黃景禧出身于律師家庭,其父親黃顯輝是澳門第一位土生土長的華人律師,2021年7月,黃景禧一家三口走進考場,成為第一批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澳門律師。
“我所在的聯營律師事務所,位于橫琴總部大廈,50多人中有10余人是澳門籍律師。”黃景禧介紹,從橫琴回到澳門的家中只需半小時車程,極大地方便了澳門律師來橫琴執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澳門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的重要發展平臺,同時也是澳門居民宜居宜業的重要平臺。對我來說,到橫琴發展是最好的選擇。”黃景禧笑稱自己也是大灣區飛速發展的見證人。
十年間,滄海變桑田,橫琴從一張白紙起步,如今已是路網縱橫,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
橫琴島天沐河兩岸2009年和2022年的對比圖(央廣網發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供圖)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讓“橫琴效應”持續釋放,也為珠海的產業發展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落地實施,合作區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兩地青年的創業首選之地。截至2022年8月,橫琴累計商事主體達56176戶,其中合作區成立以來,新設立企業4298家。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寶劍認為,未來珠海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硬聯通”作用,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規則對接;同時也要發揮在珠江西岸的引領作用,“加強與大灣區東岸城市的產業聯系,整體提升珠海的發展能級”。
“大國重器”藍天逐夢
十年,讓一座荒島變成了創業熱土;十年,也可以讓一個人褪去青澀,獨當一面。
“面對這么大的飛機,我完全沒有抵抗力。”2011年,夏天駿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入職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飛華南公司”),開始了他的藍天逐夢。
據夏天駿回憶,當時公司所在的珠海航空產業園創業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對未來的篤定讓他選擇了留下。
入職僅一年,夏天駿就參與了小飛機AG300的部分設計,并在2012年珠海航展中展出。從2017年起,他開始參與AG600防冰和除雨系統方案設計、總裝跟產、系統調試、故障排查、科研試飛等工作。
夏天駿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總裝生產線工作(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雖然是“90后”,但夏天駿已是公司的資深員工,并在2019年獲得了航空工業集團航空報國立功獎個人三等功,是當時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得者之一。
作為“大國重器”,AG600是目前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其最大起飛重量達60噸,最大載水量達12噸,填補了我國大型水上飛機的空白。2022年5月31日,AG600全狀態新構型滅火飛機在珠海成功首飛,標志著AG600項目全面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大型裝備,考驗著一個地區制造業的水平。以AG600飛機為例,其圖紙設計、研制、總裝,均在珠海航空產業園內完成。依托這一產業龍頭,近年來珠海引進了一批知名航空項目,初步實現了研發、制造、維修、運營等業態的聚集。
國產大飛機的背后,離不開自主創新的硬核實力,這一點在家電制造領域也同樣意義深遠。
“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時,勉勵企業要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近年來,格力電器持續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已擁有35項全球領先技術,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近10萬項,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1年,格力電器歷時9年研發的“零碳源”技術一舉斬獲世界級技術創新大獎。據悉,采用這項技術,碳排放量較傳統空調技術可降低80%以上。
當“零碳源”技術助力“雙碳”目標時,“珠海一號”衛星星座正運行在浩瀚太空,守護全球地表生態環境;由珠??萍计髽I自主研發的無人船則穿過海浪,賦能水上監管和海洋牧場安全。
水面救生機器人開展落水救援(央廣網發 云洲智能供圖)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珠海集成電路產業產值125.83億元,同比增長超35%;在打印耗材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封裝基板等細分領域“領跑”全國;同時生物醫藥產業也在“跑步前進”,2021年累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81.89億元,同比增長19.5%。
產業蓬勃發展背后,是珠海企業在研發創新上的不斷投入。據統計,2021年超三成珠海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過1億元,主要分布于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領域。
“我們搭建了珠海市科技創新政策的‘四梁八柱’,將重點放在了創新型企業的培育和技術研發上,鼓勵和引導各種類型的企業投入研發費用,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珠海市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傘景輝表示。
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粵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數據顯示,2011年,珠海的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GDP比重僅為2.01%,到2020年已經上升到3.26%,在全省位列第3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7件,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全國地級市第2位。
珠海,這座外人眼中的“宜居之城”,如今已陸續誕生了一批能“上天入海”的隱形冠軍,而這也是珠海堅持走高端產業路線的底氣。
本土文藝“揚帆出海”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一詩句用在澳門青年設計師劉欣玨身上恰如其分。
15歲時,她獨自提著箱子從珠海跑到北京求學,再從北京跑到倫敦求學,從中央圣馬丁學院畢業后,兜兜轉轉又回到珠海,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
在劉欣玨眼中,珠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既有粵式文化,又有中葡文化交融,還有漁村文化,為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在創作中,她不斷采用港珠澳大橋、古村老城等珠海特色元素,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澳門青年設計師劉欣玨正在創作中(央廣網發 潘榮君 攝)
珠海是珠三角地區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以其開放包容、融貫東西的氣質,孕育出絢麗多彩的藝術氛圍。這不僅吸引了劉欣玨扎根于此,更催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本土新晉文藝團體。
2022年5月,在“萬水千山總是情”慶祝中荷建交50周年線上音樂會上,由金爵士大樂團打造的爵士版粵劇《花好月圓》片段成為最受矚目的節目之一。
然而,在2016年樂團創立之初,演出境況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當時,爵士樂還是比較小眾的演出門類,即使不收門票,一場表演也沒幾個觀眾。”金爵士大樂團團長、音樂總監兼鼓手聶鑫回憶。
2016年3月,金爵士大樂團聯合一批國內外優秀戲曲表演藝術家和國際頂尖爵士音樂家,啟動創作“跨樂”這一中國戲曲與爵士樂的融合創新項目,開始在藝術領域嶄露頭角。2018年,這一項目還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一帶一路”文化貿易與投資重點項目。
“跨樂”項目的靈感,來源于聶鑫的爺爺。他的爺爺退休后組織了一個秦腔社團,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們一起唱秦腔。在聶鑫爺爺去世后的追悼會上,秦腔社的老人們現場演奏、演唱了秦腔《斬單童》,為老人家送行。
“一群老人唱著高亢的秦腔的場面,讓我難以忘懷,于是我就想到將秦腔與爵士樂結合,讓東西方來一次碰撞。”聶鑫說。
金爵士大樂團演出現場(央廣網發 珠海大劇院供圖)
“舊曲新唱,老戲新演”,創新的演繹讓金爵士大樂團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專業爵士大樂團之一。如今,金爵士大樂團不僅登上了珠海大劇院、星海音樂廳等專業舞臺,還一度與美國頂尖爵士音樂家提姆·石井合作音樂會,讓珠海文藝“揚帆出海”。
誕生于珠海大力發展城市文化基礎設施之際,金爵士大樂團的成長,也是這座海濱之城藝術力量崛起的真實寫照。
十年來,華發中演大劇院、珠海大劇院相繼投入使用,為珠海的文藝表達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吸引了名團名作接踵而至,形成了穩定的本土文藝消費群體。
話劇《龍騰伶仃洋》、民族管弦音樂會《樂從大灣來》、歌舞詩《珠海的故事》、現代粵劇《南粵破曉》……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來,珠海文藝工作者入選國家級文藝展覽、展演的作品達200余件。
與此同時,植根于基層的文化土壤也不斷盛開出文藝果實。走進廣東省省級傳統村落會同古村,也許你會感到驚訝,小小的村子竟然有藝術節。
“我已經參加過兩屆會同藝術節了!”提起故鄉,祖籍珠海的香港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興奮地說。2020年,他和另外兩位男高音,一起在會同村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國》。
會同藝術節期間舉辦的“城市速寫”唐家灣主題作品畫展(央廣網發 吳長賦 攝)
自2015年開始,會同村每年都舉辦藝術節,將歷史文化內涵、民俗非遺、傳奇故事、嶺南風格建筑資源、大學小鎮完美結合,以創意市集及行為藝術的形式,再現會同村繁盛的商業文化。
在莫華倫看來,珠海與港澳聯系日益密切,通過優勢互補,將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從‘自娛自樂’到走向國際,珠海這些變化都令人感到驚喜。”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體制機制“軟對接”,再從科技創新“上天入海”到本土文藝“揚帆出海”,如何承接大灣區融合的紅利,讓這座“海濱之城”激蕩出更多青春與活力,珠海正在給出自己的答卷。
百家讀城
點擊查看原音頻
用歌劇唱響“珠海故事”
□ 莫華倫
盡管生在北京、長在香港,但廣東珠海才是我魂牽夢縈的故鄉。自我幼時,父母便常常說起,珠海唐家灣鎮會同村是我祖父的生長之地。
時間與空間也無法阻隔的是血脈之間的相連。我第一次回珠海,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族人在家鄉為爺爺舉辦壽宴,借此機會,我和父母跨越山海、歸鄉團聚。
會同村莫氏是客家人,300多年前從中原遷居至此。雖是第一次回來,鄉親們的熱情開朗卻深深感染了我,儼然喚醒了我身上的客家基因。而村口綠意蔥蘢的老樟樹、古色古香的碉樓與祠堂,也令我倍感親切。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片土地,是我整個家族出發的原點,也是我生命的根底所在。自此之后,我雖然仍在世界各地游走演唱,但在內心深處與珠海的連結卻與日俱增。我與這座城市在精神上的相契,也越發深刻。
珠海告訴了我,何為進取。在首次歸鄉的十余年后,我第一次去了橫琴。彼時它尚待開發,目光所及之處,不是灘涂,就是工地。盡管有些雜亂,卻處處顯示出了蓬勃向上的姿態。聽著工地的機器轟鳴聲,無盡希望在我心中涌動。
事實證明,橫琴的發展日新月異,呈現出了驚人的生命活力。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如今的珠海,是全國唯一一個與港澳陸橋相連的城市。從珠海到香港,開車僅需30多分鐘,通行效率比港珠澳大橋開通前提高了足足十倍。
大橋開通后,珠澳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我還記得,幾年前擔任澳門國際音樂節的藝術總監時,就看到很多觀眾從珠海趕來觀看演出。看完演出,他們又在12點深夜關閘門前返回內地。當日往返珠海與澳門的便捷,在早些年是不敢想象的。
珠海也告訴了我,什么是文化軟實力。近年來,珠海推動舉辦了多場國際性文體賽事,在世界上的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就連我的老家會同村,也曾舉辦過藝術節。
更讓我驕傲的是,在硬件方面,家鄉珠海有著世界一流的演出場地,包括華發中演大劇院、被昵稱“大貝殼”的珠海大劇院等,這一點在一個常住人口僅約200萬人的城市堪稱罕見。
也正因此,近年我幾乎每年都會回到珠海參加演出。2021年5月,我們“中國三大男高音”還在珠海大劇院辦了一個專場音樂會。
作為歌唱者,我由衷地期待能有更多為家鄉放歌的機會,也忍不住暢想,若珠海能夠舉辦國際性藝術節或者音樂節,想必會讓城市的文化影響力再上臺階。
屆時,我將用我所擅長的歌劇表演,驕傲地向全世界講述珠海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故事。
(作者系中國香港男高音歌唱家、香港歌劇院和福建大劇院藝術總監)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