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龍飛
近年來,全國檢察公益訴訟案件辦理數量大幅提升,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2023)》顯示,全國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已從2018年的10萬件上升到2023年的18.9萬件。然而,檢察機關在行使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時,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
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行使面臨挑戰
目前,部分基層檢察機關人員編制較少,人員配置不夠齊全,公益訴訟檢察和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在同一部門,缺乏專門的公益訴訟檢察干警。部分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調查核實過程中,存在技術手段不夠先進等問題。例如:辦理生態環境類案件,在對受污染水質進行初步調查或現場勘驗時,無法通過試紙檢測對水質受污染情況進行勘驗。又如:在辦理噪聲污染類案件中,因缺少分貝儀等設備,導致無法收集相關違法證據,影響調查工作效率和質量。
此外,公益訴訟隊伍建設與新時代對檢察工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公益訴訟干警并非法學專業人員,對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的掌握不夠深入;有的公益訴訟干警為近年來新進人員,對辦案規則等還不夠熟悉,對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缺乏專業認識。
完善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
完善檢察公益訴訟調查核實權,筆者認為應從加強資源配置、技術支持、專業人員培養、宣傳和推廣等方面著手。
根據《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第三十六條和第四十二條規定,無論是人民檢察院開展調查、收集證據,還是勘驗物證,現場均應有兩名以上檢察人員。因此,基層檢察機關需要加強人員配置,滿足辦案需求。同時,針對疑難復雜、需要專業機構鑒定的案件,上級檢察機關可以建立本地區的檢測機構名錄,為本地區檢察機關辦案提供幫助,不斷提高調查核實工作效率和質量。
為加大公益訴訟檢察技術支持力度,檢察機關須引進先進的調查技術手段,采購先進的技術裝備,以滿足辦案需求。例如,部分地區公益訴訟部門已配備公益訴訟快檢實驗箱。該設備可以對一些需檢測的水質、食品或土壤輻射等樣品進行初步檢測,從而有效發現違法線索。
為加大檢察干警素質培訓和技術培訓力度,檢察機關應切實提升調查取證的規范性,定期組織系統性的業務培訓和業務競賽,不斷提高辦案人員業務水平。
為加大公益訴訟檢察宣傳和推廣力度,檢察機關要通過各類媒體,切實提高公益訴訟檢察宣傳覆蓋面,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專業機構和人民群眾參與到公益訴訟中來。 (作者單位:寧強縣人民檢察院)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