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稅率表計算納稅
明年1月1日起,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項所得與工資薪金合并起來計算納稅,并實行專項附加扣除
昨日,習近平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九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18年8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8月31日,備受社會關注的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
今年10月1日起,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個稅起征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稅率表計算納稅。2019年1月1日起,將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項所得與工資薪金合并起來計算納稅,并實行專項附加扣除。
此次個稅法修訂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綜合征稅。上述4項綜合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
>>誰最受益?
中等以下收入群體
個稅起征點提高、低檔稅率級距擴大、增加專項附加扣除,老百姓的個稅負擔將會減輕,對于中等以下收入群體來說,受益最大。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草案說明時指出,按5000元標準并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
>>每月能少繳多少錢?
月入15000元減稅1080元
根據決定,修改后的個稅法從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為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今年10月1日起,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稅率表計稅。個體工商戶等經營所得也適用新的稅率表。
“10月1日以后發放工資時,各企業單位財務人員在扣繳個稅時一定要記住,別忘了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劉麗堅提醒說,改革后一年稅收大致減少3200億元。
以某月工薪收入15000元的納稅人為例,按照現行稅法計算,扣除“起征點”3500元,之后乘以25%的適用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1005元,每月需繳個稅1870元;按照新稅法計算,扣除5000元“起征點”,之后乘以對應的稅率10%,減去速算扣除數210元,只需繳稅790元,稅負減輕58%。如果再考慮其他扣除項目,以及新增加的專項附加扣除,稅負還會進一步減輕。
>>起征點為啥定為5000元?
出于三大考慮
個稅起征點每月5000元的標準緣何而定?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說,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
一是統籌考慮城鎮居民人均基本消費支出、每個就業者平均負擔的人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因素后綜合確定的。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數據測算,2017年我國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每月3900元,按照近三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推算,2018年人均負擔消費支出約為每月42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確定為每月5000元,不僅覆蓋了人均消費支出,而且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此次修法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外,新增了多項專項附加扣除,擴大了低檔稅率級距,廣大納稅人都能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后個稅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三是新增兩項扣除,一是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二是允許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類收入在扣除20%的費用后計算納稅,這使得相當一部分納稅人的費用扣除額進一步提高。程麗華表示,5000元“起征點”不是固定不變的,今后將結合深化個人所得稅改革,以及城鎮居民基本消費支出水平的變化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全面實施會有啥變化?
減稅幅度會更大
2019年1月1日后,新的個稅法全面實施,這對僅有工資薪金收入的人來說,由于有了新增的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因此減稅幅度只會更大。
>>稿酬收入咋計稅?
100元按56元算
決定緣何增加關于勞務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費用扣除?
程麗華說,在個稅法修正案草案審議和征求意見過程中,一些委員、專家和社會公眾都提出建議,對納稅人取得的稿酬等收入允許扣除相關成本費用。修改后的個稅法采納了上述建議,平移了現行稅法規定,允許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類收入在扣除20%的費用后計算納稅。也就是說,按原收入額打八折計算納稅。
同時,為鼓勵創作,稿酬所得在允許扣除20%費用基礎上,進一步給予減按70%計算優惠,兩項因素疊加,稿酬收入實際上相當于按5.6折計算納稅。“也就是說,100元的稿酬收入,將按照56元來計算納稅,大幅降低了稅負。”程麗華說。
>>應納稅所得額如何計算?
四項收入匯總減扣除費用
對于全部或部分擁有工資薪金、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需要將四項收入匯總。上述四項收入匯總后,需先扣除基本減除費用(即起征點)6萬元/年(5000元/月),再扣除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費用,然后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等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個人購買的商業健康險等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扣除完上述費用后的余額就是個稅應納稅所得額。
然后根據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對照3%~45%的超額累進稅率,可以計算應納個稅。
>>6項專項附加如何扣除?
初步考慮定額或限額標準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修改后個稅法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但將按什么標準抵扣?
根據稅法授權,國務院下一步將對專項附加扣除的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作出具體規定。
程麗華說,初步考慮對專項附加扣除設置一定限額或定額標準,既要保障納稅人方便納稅,相關支出得到合理扣除,又要體現政策公平,使廣大納稅人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減稅的紅利。
“實施專項附加扣除是一次全新嘗試,對納稅人的申報納稅和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程麗華說,為確保這一政策平穩實施,財政部將結合現有征管條件,對有關制度本著簡化手續、便于操作的原則來設計。
>>最高稅率設計
兼顧調節收入分配要求
個稅45%的最高邊際稅率一直是關注焦點之一。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說,對于高收入人群,此次調整提高了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也同樣實現了減稅。但由于我國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現象仍比較突出,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結構設計,包括最高邊際稅率設計,還是要兼顧到調節收入分配的要求。
王建凡表示,我國還將進一步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綜合稅制會統籌考慮綜合征稅的范圍、扣除的范圍以及稅率結構,包括稅率水平。
>>配套征管制度抓緊制定中
讓納稅人“少跑馬路”
修改后的個稅法,稅務機關如何保證新稅制平穩實施?年底自行申報是否加重納稅人負擔?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說,新個稅法打造了六方面制度創新:自行申報、納稅人識別號、反避稅條款、部門信息共享、部門協同管理以及納稅信用運用。稅務部門正全力以赴完善征管配套制度,同時做好各項征管準備和打造納稅服務保障體系。
劉麗堅說,為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簡化操作,稅務總局將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操作辦法。確保納稅人申報就能扣除,相關資料和憑證盡量不用報送到稅務機關;預繳就能享受,個人可將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給單位,每個月發放工資、代扣個稅時單位據實扣除。
劉麗堅說,即使在預扣預繳環節沒享受到或享受抵扣不到位,可到第二年辦理匯算清繳時再申請退稅;此外,稅務部門將與多部門實現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對申報信息的真實準確性,最大限度減少納稅人提供證明材料,“讓信息多跑網路,讓納稅人少跑馬路”。 據新華社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