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鄉土變為藝術空間,將田野化為展演現場,將傳統鄉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生活的美學結合,文藝賦能鄉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斌 張健
湛湛晴空下,金色麥田上插著高高的刀旗,刀旗上老鄉們豐收后喜悅大笑的巨幅畫像,與秦嶺遙相呼應。
這片地處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的蔡家坡村,曾經鮮人問津,近五年卻變得非常熱鬧,藝術村長、鄉村振興顧問、音樂人、游客等等,紛至沓來。
仿佛瞬間煥發活力。交響樂、秦腔、戲劇,一場接一場,響徹麥田,每年的文化藝術項目從5月演到10月,吸引了數萬名觀眾。農產品好銷了,農家樂生意更好了,農民更融洽了……
村民的狀態也變了。田地勞作回來,村民們會趕忙洗漱干凈、換上新衣,很少再見到泥裹褲腿的樣子。“藝術村的人咋能臟兮兮嘛。”村民們說。
文化基因隨之喚醒。一些村民主動參與藝術創作。“你會發現,他們手巧心細,搭建的藝術裝置、刻下的字比我們貼近生活。”藝術家們說。
這一切還得從一場長達5年的“藝術鄉建”說起。
5畝麥田一場實驗
2018年,西安美術學院教授武小川帶領一群實驗藝術系學生,來到石井街道采風創作。
第一次來到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武小川就愛上了這里。
蔡家坡村沿秦嶺而建,有1000余戶,近4000人,主導產業是1100畝葡萄、600畝獼猴桃。村民們也種麥子、玉米。
“背倚秦嶺,村莊、麥田、果園點綴其間,有一種自然的、純粹的美感。”師生們決定,實驗藝術就在這個村子展開。
相比于為人熟知的繪畫,誕生于20世紀初期的實驗藝術更為自由、獨特、抽象,影像、裝置、攝影、行動表演等都隸屬其中,觀賞門檻較高。
師生們租下5畝麥田,在麥地里創作出多種藝術作品。比如,用麥稈和鋼架制作而成的巨幅裝置作品《麥霸》;用樹枝、麥稈搭建的高高聳起的巨型鳥巢……
面對這些陌生的人和新潮的藝術,村民們臉上寫滿疑惑和不解。武小川決定,不能自顧自地展覽,必須讓藝術創作與村民日常生活產生聯系。
團隊成員嘗試從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著手。有人提議,不如就叫“關中忙罷藝術節”。忙罷一詞,指結束了忙碌,源自陜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古老習俗——忙罷會,一般在每年夏收之后舉辦。老鄉們趁著這一忙閑時間,互相走親訪友、交流生產經驗。隨著交通日漸便利、物資不斷豐富,這種習俗雖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但在村民心中還留有印記。
第一屆演出就這樣敲定。遠處,秦嶺即是背景;近處,師生們在麥收后的田里搭建起一個100平方米的舞臺,受邀而來的秦腔劇團、健美操隊伍、民謠組合依次登場。秦腔唱到老年人的心坎兒里,年輕人跟著民謠的調子哼起來,寧靜的村莊多了許多快樂。
那一年,租下的5畝麥田生產了3000斤小麥,磨了1000多袋面粉,制作出500多瓶掛面。武小川把這些“收成”在藝術圈免費發售,他希望“每發出一瓶掛面,就能多一個人關注產出這些糧食的村莊”。
轉眼,西北風刮過關中平原,連綿的秦嶺和連片的麥田被冬雪覆蓋,村民們也裹上厚厚的棉衣,鮮少出門。
一切好似歸于平靜,但一場更為系統的“藝術鄉建”正在醞釀之中。
村民騎車經過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的主題壁畫(2022年7月5日攝)李一博攝/本刊
喚醒鄉村文化基因
久違的喧鬧給當地鎮村干部帶來巨大觸動。
第二年開春,鎮村干部主動找到武小川商量“能不能再做一次”。
“來,來,過幾天就來!”好似某種默契,雙方一拍即合。
或許是那場晚會的熱度久久未散,一聽村里要接著辦藝術節,很多村民請求加入,理由簡單質樸:“去年村里明顯熱鬧,客人多,光葡萄就多賣了好幾千元。”
展演需要場地。經過設計,麥田旁一處堆滿垃圾的澇池要被改造成終南劇場。村民們不計得失,有的自告奮勇畫出設計圖紙,有的負責放線測量,還有的叫來運輸隊,一車又一車地運走垃圾,再一車又一車地拉回黃土、填實地基。
“清晨5點就開始干,20天就建好了。”這個速度,讓武小川感到不可思議。
劇場建好后,當年就上演秦腔等文藝節目60余場,還有老鄉自告奮勇上臺表演。“邁著悠閑的步伐,麥田劇場轉一趟;吹著涼風看節目,嘴上稱贊手鼓掌;動情了抹把淚,激動了發個狂……”70歲的王巖曾是村里的黨支部書記,舞臺上,他越讀嗓門越高,老鄉們也跟著激動地鼓起掌來。
不止文藝演出,還有各類大型沉浸式藝術展覽誕生在這片田野上。由22位(組)國內藝術家創作的大地藝術、社區藝術、影像藝術作品多達四十余幅,吸引了數萬名觀眾。
一些村民主動找到藝術家,請求參與創作。一位老鄉看著自己的畫像被制成刀旗插在麥田上,茅塞頓開,說:“啥是藝術?割麥就是藝術,我們是麥田的主人,是藝術的一部分。”
繁盛的文藝活動帶來經濟效益。60歲的村民陳猛,經營農家樂已有10年,每逢村里組織文化藝術展演,就要多準備些飯菜。他說,這兩年生意十分紅火,過去一年收入三五萬元,現在每年收入能達到20多萬元。與他同樣經營農家樂的村里其他17家生意也都比以往紅火許多。
賦能鄉村向善向美
從旁觀,到參與,再到不斷融入,由藝術家、當地政府、老鄉共同探索的這場藝術鄉建,讓鄉村展現出新的圖景。
他們將鄉土變為藝術空間,將田野化為展演現場,將傳統鄉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生活美學結合,讓藝術賦能鄉村,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
今年,已在蔡家坡村扎下根來的“藝術鄉建”,正在更大范圍落地生根。目前,與蔡家坡村同屬一區的栗元坡村、下莊村、栗峪口村等,都在當地政府主導下,逐漸開始挖掘自身文化藝術特質,豐富文旅產業,開啟藝術鄉建之路。
鄠邑區委書記李化說:“我們當地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厚重的文化稟賦,完成脫貧攻堅后,我們一直希望進一步轉化這些資源,讓老鄉們不僅解決溫飽,還能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可以在秦嶺山下喝一杯咖啡、在麥田里聽一場音樂會。”
支持這一愿望,鄠邑區正在結合西安市“萬名干部人才下鄉村”和“千企聯千村”行動,為更多村莊匹配旅游村長、規劃村長、科技村長等。
“我們希望用精細化和定制化的供給,為鄉村振興帶來更多專業化力量,提升鄉村振興的效能。”鄠邑區委組織部部長孔維龍說。
去年,西安城市記憶博物館和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館的館長宋群,就和四位高校教師被鄠邑區聘請為藝術村長。在這些專業人士助力下,鄠邑區正在加速鄉村向美而行。
終南山下,這場未竟的探索還在繼續,猶如點點星光,照亮了鄉村的未來。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