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征程萬里風正勁 重任千鈞再奮進 西安全面動員部署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2023-01-29 01:11:37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西安市《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已經印發,方案明確的各項重點任務緊扣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目標,聚焦“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的破題之年,做好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重大。

  1月28日,市委召開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動員部署會議。記者獲悉,我市《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已經印發,方案明確的各項重點任務全面對標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新部署,對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四次全會部署要求,緊扣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目標,聚焦“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著眼“謀劃到位、部署到位、責任到位”,統籌考慮實現追趕超越、調整經濟結構、堅守發展線和支撐全省大局的需要。

  《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有目標,有任務,有舉措。全市上下將以此為“任務書”和“施工圖”,只爭朝夕抓發展,凝心聚力抓落實,推動八個方面重點工作見到新氣象,取得新成效,實現新征程良好開局。

著力壯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

  產業興帶動百業旺。今年,我市將錨定產業強市目標,圍繞“企業—鏈條—集群—生態”這條主線,優化產業扶持政策,強化科技金融賦能,加快推動產業規模壯大和結構調整。全市工業總產值力爭突破萬億元大關,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醫藥等六大支柱產業規模超過85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1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總收入力爭達到3800億元。

4項任務:

  1、扎實推進支柱產業倍增突破見效。

  全面實施“三抓五保”,抓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保障好企業用地、用能、用工、融資、人才需求。全年新增百億企業3戶,新增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戶、“專精特新”企業100戶。

  2、 穩步加快新興產業壯大成勢。

  制定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支持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產業迅速壯大。前瞻布局生命健康、腦科學、氫能與儲能等一批未來產業,形成新興產業“5+X”體系,激發新動能,致勝新賽道。

  3、 創新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做優做強。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擴大規模,拓展服務領域,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建設西安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推進創建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文化創意設計、建筑工程設計等,著力打造“設計之都”。

  4.建產業生態促價值實現。

  建立總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的重點產業鏈基金集群,帶動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用足用活“工業9條”促投資政策,強化產業招商。優化百億企業和重大產業項目“一企一專班”機制。

著力強化秦創原“一總兩帶”發展引領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在秦創原的示范帶動下,創新的“種子”正不斷在西安落地生根,科創的“種苗”在西安茁壯成長。

  今年,西安將堅持科教興市、創新立市、人才強市,建平臺、育主體、強轉化、促融合,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力爭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技術市場合同交易額達到2500億元,建成創新聯合體、新型研發機構等研發平臺100個。

3項任務:

  1、 持續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引領作用。

  統籌推進“一總兩帶多園區”建設,建成秦創原“三器”示范平臺150個。支持總窗口申報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好用好“三池”(人才、資金、項目池),“三市場”(科技、人才、資本大市場)。高質量建設人工智能試驗區、硬科技創新示范區、碑林環大等創新園區,高標準規劃大慶智路科創城和幸福林帶秦創智谷。

  2、 積極當好國家科技力量第一梯隊。

  爭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西安,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院所在西安設立區域性研發中心,推動新材料、光電子、集成電路等領域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創建西安綜合性科學中心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3、 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復制推廣“一院一所一校”模式,遴選一批“三項改革”試點單位先行先試。培育技術轉移人才1200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00項以上,加快推進科技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有研發活動規上工業企業占比超過40%。

著力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今年,西安將把中央有關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新理念、新要求融入實踐,緊扣提升國家中心城市能級、推動空間發展戰略落地實施、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三大任務,持續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促進產、城、人價值協同,加快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力爭全年完成城建投資1200億元以上,新增日供水能力30萬噸,新建市政燃氣管道45公里,年內新開工變電站不少于40座、建成30座。

3項任務:

  1、 持續提升國家中心城市能級。

  發揮科技、文化、產業、區位等資源優勢,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推進西渭融合發展,探索西安與商洛、銅川、楊凌等規劃統籌、建設聯動、發展融合,促進西安—漢中、西安—安康協同發展,高標準推進西安都市圈建設。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增強西安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為關中平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推進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6條在建地鐵、機場三期、高鐵東站和西延、西康、西十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2、 推動空間發展戰略落地實施。

  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結合“三區三線”劃定,扎實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實施,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推動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南控”要控好生態紅線、守護好秦嶺生態、保護好文化記憶;“北跨”要全面啟動;“西融”要保持西安—咸陽一體化良好勢頭,讓“七個一體化”見實效,發揮好西咸新區創新城市發展示范作用,使秦創原成為引擎和引領;“東拓”要立足打開東大門、疏通交通路網,使城東片區產業合理布局、生活空間全面優化,成為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中優”要以文物保護為先,實現差別化發展,留住城市煙火氣。

  3、 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提升社會綜合治理水平,持續推進“多網合一”,完善優化統一地址庫應用,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讓城市更智慧、資源更好用、管理更透明。

著力激發全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西安將堅持以改革增動力、向開放要活力,以更大力度推動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創造有效需求,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力爭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超過10%,實際引進內資、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分別在12%和10%以上,新增外貿市場主體400家以上,航空貨運吞吐量達到30萬噸。

3項任務:

  1、 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政府改革。以“放管服”改革為主線,以“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為抓手,以15個“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為突破口,拓展“跨省通辦”“全市通辦”改革成效。

  深化市場改革。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和“標準地+承諾制”試點,促進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從低端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

  深化企業改革。以管資本為主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市屬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加快構建“產業集團+運營公司+投資公司”國有資本格局,激發國資活力。

  2、 擴大開放合作。

  高標準建設“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鞏固“長安號”核心指標領先地位。抓好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大力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制度和服務創新,培育發展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等建設,加大外貿主體孵化培育力度。把“一帶一路”建設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共建結合起來,一體推進。

  3、 致力創造有效需求。

  推動投資提速加力。今年將緊盯1103個重點項目建設,滾動式策劃儲備中央預算投資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確保市級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超過5500億元。

  推動消費提檔升溫。用足用好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獨特優勢和巨大的人口規模優勢,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房地產、智能家裝等促消費措施,通過文旅融合等激活外來消費,不斷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著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今年,西安將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奮斗姿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努力繪就美麗中國的西安畫卷。2023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6.9%,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1.5%以上,全年建設新能源汽車集中式充換電站60座、充電樁3000根。

4項任務:

  1、 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堅持“系統治山、條例護山、規劃控山、智慧管山”,加快實施秦嶺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護工程,持續推動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性提升,加快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引領生態價值、文化價值實現。

  2、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要求,高標準抓好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緊盯污染防治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突出源頭預防、源頭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3、 積極推動“雙碳”戰略。

  把“控制總量、優化存量、拓展增量、擴大容量”統籌起來,大力發展“雙碳”產業,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優化,倡導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4、 建設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現代西安。

  統籌做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廣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形成互容、共生、互補的自然生態。

著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西安將繼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增加有效供給,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萬套(間)、公租房5000套,培育群眾家門口的“新優質成長學校”170所。

5項任務:

  1、 扎實穩定和擴大就業。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大力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持續推進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圍繞強基、擴中、提低、調節,多措并舉提升收入水平,推動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穩定增長。

  2、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抓住我市列為全國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的契機,加快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穩定。

  3、 加大公共服務高品質供給。

  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加快8所重點醫院和19所區縣級醫院、疾控機構建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4、 推進更高水平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加強撂荒地整治利用,年內建成12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田。把握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一新的歷史使命,統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打造不少于30個鄉村建設示范村。

  5、 以新發展理念助推縣域經濟做大做強。

  培育壯大縣域特色主導產業,推動沿山區縣鄉村旅游業提檔升級,申報創建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縣級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引導市屬企業積極參與縣域民營經濟發展,支持龍頭企業、市級以上示范合作社產業升級。

著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西安將發掘和用好豐富文化資源,大力發展西安風格的城市文化,彰顯千年古都獨特魅力。深化文旅融合,爭創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年旅游業總收入增長18%。

3項任務:

  1、 不斷完善保護文物、發展文化、傳承文明的機制舉措。

  進一步健全文物保護、發掘、展示、傳承制度機制。實施好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保護工程,科學規劃落地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示范區,加大大明宮等遺址保護力度,推動太平遺址、秦東陵等重要考古發掘,堅持文物活化利用,創新展示方式,大力推進西安“博物館之城”建設,留住珍貴載體。

  2、 堅持以人為本、以文鑄魂助力民族復興。

  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力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照金精神、西遷精神,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3、 以重點項目建設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落實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推動碑林博物館改擴建、小雁塔等歷史文化片區建設,以文興旅、以旅彰文,實現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動秦始皇陵博物院及周邊的改造提升,把兵馬俑區域打造成高品質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加快部省共建漢長安城推進步伐,理順體制機制、加快規劃修編,打造大遺址保護利用的新樣板,結合“24節氣”傳統文化場景式體驗,探索形成感受漢文化的集中打卡地。推動老城區改造提升,形成一批精品歷史文化片區、歷史文化街巷,使老城區成為遺產保護利用和文旅融合新亮點。

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及時發現研判隱藏的風險挑戰,始終做好應對準備,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依法嚴懲群眾反映強烈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建強社區服務陣地,集中整治物業管理行業突出問題。擴容提升12345市民熱線,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場所安全監管,抓好防汛、森林防火、危化品、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地質災害、消防安全、特種設備等安全工作,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整、準確、全面執行疫情防控新策略,加強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救治網絡。加強就醫、用藥等資源供給,突出做好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群體的防治工作,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記者 朱雪嬌)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重點工作 推進 方案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