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為媒聚天漢,嘉賓云集謀發展。11月2日,由陜西省林業局、陜西省對外友好協會、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漢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動在漢中市舉行啟動儀式。來自國內外的眾多政企代表、專家學者、機構負責人、媒體記者等齊聚天漢大地,共同參加朱鹮文化交流活動,共享生態文明之美,共商綠色發展之策。
會議一角
國際友人濟濟一堂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二級巡視員肖紅,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單紅,漢中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建平分別致辭。陜西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鄭重介紹朱鹮保護經驗。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韓國慶尚南道昌寧郡郡守成樂仁、日本新潟縣佐渡市市長渡邊龍五、中國駐新潟總領事崔為磊通過視頻致辭表達對本次活動成功舉辦的美好祝愿。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劉昕,陜西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專職副會長曹輝,漢中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屈占權,漢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巧玲,漢中市副市長王紅艷,漢中市政協副主席劉偉,以及河北、山東、甘肅、江蘇、浙江、河南、湖南等朱鹮分布地的省市林業部門和友好協會負責人等出席啟動儀式。
世界生態組織秘書長江仁海,世界生態組織亞洲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世界商人網主編王曉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世界愛鳥節”發起人、“世界鳥王”、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艾雅康,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前駐華商務參贊、塔吉克斯坦共和國東方集團副董事長、東方銀行駐華首席代表達姆多羅夫·卡龍,荷蘭駐華大使館數字經濟顧問、世界無人機聯合會創始人羅賓·必順等嘉賓等也應邀出席。
漢江濕地一角
共享發展機遇 共創美好未來
肖紅說,朱鹮是我國特有的生態名片,傳播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朱鹮從“發現”到“保護”,從“繁衍”到“復興”,奮力譜寫了生態文明史上拯救瀕危物種的盛世華章,創建了生態保護事業的經典范例。朱鹮作為友好的使者、和平的象征,構架起中日韓等國合作的友好橋梁,不斷促進各國合作交流。朱鹮的合作交流為深化東北亞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展示了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的強大魅力。陜西作為野生動物資源大省和世界唯一的野生朱鹮分布之地,要勇立潮頭、把握機遇,進一步推進省際、國際間朱鹮保護研究、技術創新、學術研討和種源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為實現朱鹮“重現歷史分布地”的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單紅說,本次活動是全球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陜西方案”“中國智慧”的全面展示,也是傳播“和美、高遠”朱鹮文化、深化中日韓等地區友好文化交流的再次出發。希望大家分享真知灼見、碰撞智慧火花,進一步推進中日韓等國家及國際組織在生態文明建設、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貢獻。
王建平在致辭中表示,漢中是歷史文化名城、區域中心城市和產業興旺之城。近年來,依托朱鹮保護,大力發展有機產業和旅游產業,積極推動對外交流,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譜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篇章。王建平指出,漢中將堅持以生態為特色、文化為內涵、旅游為載體,大力發展壯大綠色食藥、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等產業,持續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生活品質化,持續加強朱鹮保護,深入挖掘朱鹮生態、文化、外交等價值,在朱鹮保護研究、技術創新、學術研討等方面強化交流與合作。堅持以朱鹮為使者、節會為平臺,與各界朋友持續深化經貿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共話生態文明 共謀綠色發展
儀式上,陜西師范大學教授于曉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冬平、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艾雅康圍繞“中國朱鹮野化放飛種群的保護研究、做好新時期朱鹮保護”等主題分別發言。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陜西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胡勁濤宣布“朱鹮頻道”上線開通并介紹了有關情況。
儀式還發布了洋縣朱鹮IP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洋縣將構建以朱鹮文化產業為核心,集生態涵養、有機產業、觀光體驗、康養旅居、自然研學功能為一體的“綠色+”朱鹮IP產業體系,聚力將朱鹮打造為洋縣最優的生態名片、最佳的有機標識。“朱鹮之原·有機洋縣”區域公用品牌和“朱鹮之旅”旅游路線也在儀式上發布。
出席儀式的領導嘉賓和國際友人代表共同啟動了“生態漢中·鹮美天下”2023朱鹮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朱鹮文化交流活動為期3天,期間還將開展漢中綠色食品產業鏈招商推介、朱鹮保護和有機產業觀摩考察等活動。
朱鹮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突破萬只
朱鹮是世界至為寶貴的生態精靈,被譽為“吉祥之鳥”“東方寶石”,歷史上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由于環境變化和人類干擾,20世紀朱鹮曾一度銷聲匿跡。1981年,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陜西洋縣重新發現了7只野生朱鹮。經過42年的不斷保護,我國朱鹮種群數量已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突破萬只大關,形成1個野生種群、11個野化放飛種群、13個人工繁育種群,野生種群棲息地面積由發現時的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1.6萬平方公里。朱鹮從陜西起飛,逐漸在河南、浙江、四川、河北、江蘇、湖南、山東、甘肅、湖北等歷史分布地重現。
會議現場
1981年我國啟動實施了“中日朱鹮保護合作”“人與朱鹮和諧共存的地區環境建設”項目,并于1985年、2008年和有關國家簽署了合作文件。1985年以來,14只朱鹮分8次承載著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飛赴日本、韓國,幫助他們重建了人工和野外種群。2014年,“朱鹮”唯美大型舞劇全球巡演,向世界講述了保護朱鹮的“中國故事”。2018年,“朱鹮之緣 共創未來”首屆朱鹮國際論壇發布了“朱鹮保護發展(洋縣)宣言”。2019年,在洋縣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有機大會上宣傳展示了朱鹮有機公用品牌。同年,“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亮相日本大阪G20峰會。2021年,陜西省成功舉辦了“面向未來——朱鹮發現40年中日韓線上紀念活動”。2022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了“鹮美天下”中日韓友好交流活動。(文/圖 記者 胡 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