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延安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目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推動延安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再上新臺階。
截至11月底,全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95天,綜合指數為3.60,同比改善1.4%,六項指標連續四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穩定保持在全國達標城市行列。
系統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
堅持“控源、增匯、固本”并舉,實施“控車、減煤、禁燃、治源、抑塵、增綠”六大措施,持續開展空氣環境質量監測、污染天氣成因分析研判和專項整治。
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
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同治”,強化重點斷面水環境管理和“一市一策”“一縣一策”精準治污。
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
嚴把固廢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五道關口,緊盯油煤氣領域生態環境專項整治。
多措并舉 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
提升監測能力
形成以市級環境保護監測站為中心,縣(區)級監測站為基礎的監測網絡體系,開展水、氣、土、聲等領域的環境質量監測及重點排污企業的監督監測和應急監測。
加大執法力度
強化生態環境+公檢法+部門聯動執法機制,開展雙隨機、綜合、專項、交叉多重執法檢查,辦理行政處罰案件211件,罰款1897.0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拘留7人。
強化信息化管理應用
充分發揮生態環保信息化系統智能監管作用,發布監測數據1500萬組,實施預警預報2.92萬次,形成污染問題第一時間“發現—預警—處置”科學精準管理。
舉一反三 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
以機制促長效
定期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議,印發《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工作方案》及《落實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方案》,成立大氣、水污染防治和安全維穩工作專班,建立生態環境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和網絡輿情聯動協作機制。
以督察促落實
立足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污染防治攻堅目標任務和企業環保主體責任,聚焦職能部門措施落實“關鍵點”、企業內部管理“薄弱點”、問題易發“風險點”,對發現的297個問題實行“問題交辦-督辦預警-移送問責”閉環管理。
以預防促整改
強化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實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企業環境安全分級管理,確定環境風險管控單元388個,較大及以上風險級別企業40家。
示范引領 強力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進生態示范創建
安塞區榮獲國家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寶塔區、安塞區、宜川縣申報第二批陜西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寶塔區、子長市、黃陵縣申報陜西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
統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2022年度全市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0.25%,化學需氧量等三項主要污染物重點工程減排量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減排任務,榮獲全省節能減排先進單位。甘泉縣、黃龍縣、延安新材料產業園成功申報省級低碳近零碳試點。
積極服務高質量發展
設立重大項目服務專班,為全市151個項目和3個工業園區提供“三線一單”對照分析服務。爭取中省生態環保項目44個,涉及資金達8.55億元。推進生態環境執法差異化監管,對列入正面清單的企業實施非現場執法。
構建全民環保共享共治
多維度、全方位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打造“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生態文明大講堂”“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我是生態環境講解員”宣教品牌,啟動水生態科普宣教基地建設,努力營造全民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凝心鑄魂 鍛造生態環境保護“過硬鐵軍”
加強政治建設
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建立“第一議題”制度和黨建工作“四張清單”,全力以赴開展“三個年”活動,謀深抓實主題教育。
加強組織建設
創建五星級黨支部1個,黨員示范崗3個,黨員先鋒號1個,規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開展“聯學聯建”、“雙報到雙評議”、駐村幫扶、現場教學等活動。
加強廉政建設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開展以案促改,推進模范機關、清廉機關創建,實行干部交流、輪崗、以干代訓,持續強化生態環保隊伍建設。
2023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改善,兩山基地成功創建,搶抓項目能力大幅提升,環境執法走在全省前列,生態環保品牌效應突出,生態信息建設更加全面,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不斷提升,美麗延安建設持續推進。(延安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