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5月10日上午,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指導,延安市委網信辦、各縣(市、區)網信辦、西部決策網、延安市融媒體中心、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追趕超越譜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富縣伏龍村密植蘋果示范園。園內,一排排果樹“亭亭玉立”,這些蘋果正沐浴在陽光下,吸收著天地自然的養分。
據了解,伏龍村村集體經濟單一,僅靠機動地承包款不足以維持村上支出,難以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動力與熱情,極大地制約了鄉村振興的步伐。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采取效益引導、政策扶持等方式,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發展業,將原水站機動地回收并流轉周邊土地,采用矮化自根砧密植蘋果栽植技術,新建高標準格架系統、半自動化防雹網系統及自動化水肥灌溉系統為一體的52畝矮化自根砧密植蘋果示范園。
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品質優良、市場熱度高、經濟效益好的原則,主栽品種阿珍富士,搭配授粉樹巴克愛,并采用大苗栽植,預期目標當年開花、兩年掛果,三年豐產,5年產量每畝3—5噸。果園行間實行生草覆蓋,改善田間氣候和土壤結構。普及推廣粘蟲板、生物制劑農藥等物理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對土壤養分進行抽樣監測,實施配方精準施肥,在確保蘋果優質生長的同時,實現了生產資源的節約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達成了雙贏的局面。通過水肥一體化控制和機械化作業,相比傳統模式,示范園節水60%、節肥70%,還能節省勞動力80%至90%,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按照富縣縣委、縣政府關于蘋果產業發展相關部署,寺仙鎮扎實推進消除空白地、殘次園等果園改造工作。改造過程中,實行領導分片包抓、分段包干、責任到人,打破傳統蕎化種植模式,在丁家塬村、李家洼村分別建設2個百畝連片矮化密植示范園,帶動全鎮新上果樹800余畝。為全街道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板,推動了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后期果園托管也增加了周邊群眾就業機會,促進了農民增收。同時示范園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鑒,激發了周邊果農發展矮化密植蘋果園的積極性,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