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山陽縣,美麗鄉村的幸福“密碼”展現在鄉村的各個角落:西照川鎮的瓜蔞產業、中村鎮的小小“滑子菇”激活致富新活力,成為助農增收的“好幫手”;法官廟村、陸家灣村踐行農旅融合發展,讓美麗風景變成“美麗經濟”;漫川關鎮實施農村廁所改造工程,王閻鎮堅持拆、治、建、管并舉,不斷扮靚和美鄉村顏值,持續增強群眾幸福感;十里鋪街道高一社區探索推行“居民說事”制度、色河鋪鎮圍繞“和美”抓鄉村治理,讓文明新風吹遍鄉野,“面子”“里子”實現雙提升……一項項惠民利民的民生實事,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生活變化,都是山陽縣借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中蘊含的智慧力量并內化為結合本地實際的“真招實策”。
近年來,山陽縣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以產業支撐為重點,以鄉村振興為目標,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推動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處處美”轉變、實現村容村貌從“外在美”向“內涵美”升華。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千萬工程”的先手棋。山陽縣以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為指引,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抓好農村公路鋪設、物流網絡構建、飲用水達標提標、防災減災等;聚焦公共服務提升,抓好教育體系建設、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等,不斷引領鄉村更新,為群眾創造安心便利的生活條件。統籌村域全部國土空間,整合現有規劃,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和歷史傳承,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建設和美鄉村,要以產業振興作為支撐。山陽縣緊盯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資源稟賦,狠抓糧藥菌果畜茶“6+X”特色產業和高標準產業園區建設。探索發展以庭院經濟為主的小種植、小養殖、小加工、小商貿、小田園“五小經濟”,全縣發展“五小經濟”示范鎮6個、示范村10個、示范戶6198戶,帶動1.64萬戶參與發展庭院經濟,戶均增收4200元。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培育旅游、食用菌、茶葉、掛面、煙葉等產業特色村56個,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1個、示范村3個。探索實踐“產業聯農、主體聯戶、園區聯村、資產聯股”等聯帶路徑和機制,培育發展產業園區、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等主體,推行資產入股、聯建聯營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方式,實現了產業鏈各環節主體多方共贏。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文化興則鄉村興。山陽縣牢牢把握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根本任務,立足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實際,通過專家講理論、干部講政策、群眾講故事,聚焦新時代、新風尚、新生活,傳播黨的新思想,解讀發展新理念,共議惠民新政策,暢談生活新變化,通過宣講進農村、社區、機關、企業、校園、網絡,推動“豐陽新聲”線上線下開花。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山陽縣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和移風易俗工作,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整治、精神文明提升等專項行動,教育引導搬遷群眾自覺抵制和破除陳規陋習,大力弘揚文明新風。同時,堅持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對準群眾需求,細化服務舉措,不斷優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人民群眾住有所居、樂其所業,就有實實在在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提升緊急救治質效,保障山區群眾生命安全,山陽縣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立足地域特點、交通條件、人口分布等實際,創新急救服務模式,打通山區群眾急救服務“最后一公里”,在全市率先打造30分鐘急救圈,建設西照川、中村、高壩店等6個醫共體分院急救站,在全縣其余12個醫共體分院建設急救點。
村容村貌“靚起來”、文明新風“樹起來”、富民產業“興起來”、基層治理“強起來”、鄉村發展“活起來”……山陽縣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能力,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抓住城市與鄉村之間在資源、服務、產品等方面的相互需求,走出一條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特色路徑,繪就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新畫卷。(商洛日報)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