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禿嶺都不見,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緣退耕還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這首流傳在百姓間的打油詩,描述著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吳起縣南溝村,抬頭看,滿目青山;低頭看,碧水汪汪,很難想象這是坐落在陜北的小山村。在過去的近30年里,這個小山村實現了從“一棵樹”到“一片林”的蛻變。荒山披上“綠衣”,怎么做到的呢?
延安吳起縣南溝村郁郁蔥蔥的山巒。
10月22日,“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逐夢之路”媒體采訪團走進延安吳起縣,在延安吳起縣退耕還林展覽館內,兩張間隔20余年的對比照片吸引了媒體團成員的目光。
延安吳起縣退耕還林展覽館內的退耕還林對比圖。
中新社陜西分社網絡部主任張遠說,此次跟隨采訪團來到吳起南溝村,看到這個陜北小村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滿眼黃土到山清水秀,一步步逐綠生金、由美向富,讓他感觸非常深。“來吳起南溝村我是第一次,這里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通過采訪我了解到南溝村的村民響應國家號召,在退耕還林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打造了一個生態旅游村,過上了好日子。”
回憶起20多年前,村民匡志忠說,當時的南溝村黃沙漫天,山扛不了風,地保不住水。“村里人灰頭土臉忙一年,有時還不夠一家人的口糧。”
媒體團成員采訪南溝村村民匡志忠
要想扭轉南溝村的面貌,種樹,是一個沒有退路的選擇。上世紀90年代末,革命老區延安在全國率先啟動退耕還林,一場綠色的革命自此拉開序幕。位于延安市西北部的吳起縣,是“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
延安吳起縣南溝村
“大伙兒在地頭支起鐵鍋做飯,中午困了就把衣服蒙在臉上席地而睡,大風吹得眼睛睜不開也不停工……”匡志忠說,按照專家建議的株距、行距,種樹時他們用木棍挨個比對、校正樹坑之間的距離。即使如此,有的樹也沒能成活,還得反復補種。
退耕還林,并非朝夕之功,也沒有一夜之間變換山川的奇跡。村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汗水浸潤,才讓山頭一點點綠了起來。1996年至2002年,南溝村累計造林1.6萬畝。“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范村”——吳起縣南溝村的造林經驗被廣泛推廣。
媒體團成員走進吳起縣退耕還林展覽館
在吳起縣退耕還林展覽館里,一張動態遙感植被覆蓋圖見證了吳起縣的生態恢復歷程:隨著時間推移,光禿禿的山峁從土黃變成淺綠,再變為深綠。根據氣象數據顯示,1997年以前,吳起縣年平均降水量為427.4毫米,2011年至2020年年平均降水量為502毫米;植被恢復后,吳起縣沙塵天氣從2002年開始明顯減少。
20多年過去,如今的南溝村發展以山桃、山杏、山地蘋果等經濟樹種為主的生態農業,興辦十多家林產品加工企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進生態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媒體團成員采訪南溝村黨支部書記白濤
“現在老百姓終于吃上了‘生態飯’,不出家門也有活干、有錢賺。”南溝村黨支部書記白濤說,1996年以前,村里人均收入為666元,到了2021年村里人均收入已達到17176元。
“親身實地看到、感受到了這里的綠水青山,滿山的綠色植被完全顛覆了我的刻板印象。”華龍網記者曹先旺說,南溝村不僅有好的環境,也有好的產業,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群眾生活越來越美!
起點新聞記者:馬晴茹 惠璇璇 杜鵬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