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陳雪 記者 何欣潤
“以前每年種莊稼和打零工賺的錢,加起來最多一萬元,今年我家的大棚收入就有八九萬元。”宜川縣丹州鎮王灣村村民宋引香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與縣政協常委彭皖秦的努力分不開。
彭皖秦是秦錦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兼任宜川縣工商業聯合會秘書長。2015年起,彭皖秦參與了“萬企幫萬村”的精準扶貧行動,與王灣村建立幫扶關系。然而,來到這個距離縣城只有10公里的村子時,彭皖秦比較驚訝。這里十分貧窮,沒有產業,農作物也只有玉米,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多是老人。不少村民住的窯洞幽暗潮濕,居住環境惡劣。
起初,彭皖秦只是給村民們送一些米面油,卻發現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利用周末時間,彭皖秦多次實地走訪村子,想找出貧困病根子。他認識到,要改變王灣村貧窮落后的面貌,要發展經濟效益更好的新產業,還亟需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及基礎設施。經過多次與宜川縣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以及丹州街道辦、王灣村“兩委”班子探討,專門赴西安、咸陽、渭南甚至山西、河南等地考察,彭皖秦確定了“以棚強農、以畜富民、以游興業”的產業模式。
2016年開始,彭皖秦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爭取項目支持、推廣設施農業等方式,先后為王灣村開發建成了瓜菜大棚采摘園200棚。“為了不給村民帶來負擔,在政策補助的基礎上,我給每棚補貼了3200元。”零成本大棚的建成,給村民帶來希望。去年,瓜菜銷路不暢,彭皖秦通過縣政協平臺解決了銷售問題。為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彭皖秦又在棚區前打造了“月亮灣生態休閑山莊”,以垂釣、燒烤、水上樂園等項目吸引了許多游客。
村民宋引香告訴記者,夏季人多時,她每天的收入高達2000元,大棚瓜果不愁賣。今年,他們夫妻光是大棚收入就有八九萬元,很快就退出了貧困戶。
看著村民還住著危窯,彭皖秦決定利用企業優勢,建設特色民俗新居。2017年11月,王灣村48戶村民搬入新家。嶄新的墻體和院落,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這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我們只花了一萬元就住進來了。”54歲的村民張玉成說,他在老窯洞里住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想過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對于彭皖秦,村民們都心存感激。
“我想讓王灣村的村民都過上好光景。”彭皖秦的愿望,已經實現了。村民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住上了新房子,村子整潔靚麗,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彭皖秦說,幫扶貧困村、貧困群眾是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也會讓“政協委員”的稱號更加有意義。他計劃到2020年,將該村建成一個集產業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文明村。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