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義
他是敢吃螃蟹的陜北漢子,抓住改革開放機遇,憑著過人的膽識,在神木煤田摸爬滾打20余載,創建了年產值數十億元的現代煤電企業集團,成為陜西民營企業的領軍人物。
他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慈善家,自己生活非常儉樸,幫貧濟困卻一擲千金,據不完全統計,二十年來他本人及他執掌的企業捐贈善款總額已超過3億元,榮獲陜西省三秦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捐贈個人)候選人。
他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工商聯副主席、總商會副會長,陜西恒源煤電集團董事局主席孫俊良。優秀民營企業家、三秦慈善楷模……一個個殊榮向他奔來。
慈善捐助
為全村144戶建別墅新村
孫俊良創業成功后,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實現他創建“神木第一村”的夙愿。從2012年開始,他個人陸續出資了3650萬元,挖掉了兩座小山頭,為全村144戶建設別墅新村。別墅建成后,又出資1152萬元,為每戶按照8萬元的標準統一風格進行裝修。村民入住后,又投資建設了2000㎡的村民活動中心大樓。
走進水井灣別墅新村,48棟別墅樓群赫然入目,新村樓臺亭閣,花卉萬紫千紅。在村口,我們遇到了孫文蟬老人。他告訴我們,別墅新村全部是孫俊良為村民投資建設的。村民分兩批入住,第一期78戶,第二期66戶,每戶三層、建筑面積480㎡。
走進孫文蟬的三層別墅,一樓是客廳和廚房,二樓是老兩口的臥室,三層是孩子的臥室。客廳掛著55寸的液晶大彩電,實木地板,窗明幾凈,擺放著十套件沙發;臥室席夢思大床,窗簾落地;廚房有天然氣灶,衛生間有浴室,配備了太陽能熱水器。
三秦慈善楷模孫俊良
為本村老人發放養老金
孫俊良是孝親敬老的楷模,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方面佳話盛傳。
當他創辦的企業略有盈利時,從2001年開始,就為本村63名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養老金,隨著企業效益的增長,每人從300元、500元增長到現在的2000元。
在關愛本村老人的同時,2012年他向喬岔灘鄉賀家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資助1200元生活費,并先后為企業周邊貧困老人捐助生活費62萬元。
恒源煤電集團黨委書記王勝勇告訴我們,2015年春天,他和孫俊良去西京醫院看望一個病人,在門診大廳看見一張求助信,一位老人得了白血病住院,家里無力支付治療費,希望好心人給予資助。孫俊良拿著2萬元現金,親自送到病房后匆匆離去。估計到現在那位老人也不知道這位送錢人的姓名。
恒源煤電集團副總經理郝志昌介紹,1993年冬季的一個雪天,他和孫俊良驅車去大柳塔鎮,半道上遇到一個反向而行的70多歲的老太太艱難行走,孫俊良停下來把老人扶上車,車子掉頭行駛了三個小時,把老人送到家門口。
聽說孫俊良出資為中雞鎮納林采當村3個貧困老人新建了房子,我們提出想去看看。
驅車來到陜蒙交界的納林采當村的何招娃老人門前,四間新建的磚房坐落在村路旁邊。院子里堆放著玉米、南瓜,我們走進敞亮的客廳,在沙發上落座。
省慈善協會張鳳英副會長和老人拉家常:“老人多大歲數了?”
“78歲了。我原來住的是土房,老伴死得早,沒錢蓋房。這房子是好心人給我蓋的。”說著老人掏鑰匙去開土房子的門,打開一看,老房子只有一間,土炕前是鍋灶,沒有窗戶,墻壁裂縫處透著亮光。
張會長接著問:“這房子是誰給你蓋的?”
“恒源,孫俊良。”
“你認識孫俊良嗎?”
“沒見過,他忙,是大老板。”
孫俊良站了起來,滿面笑容和老大娘握手,旁邊的人告訴她:“這就是孫俊良。”
老人緊緊抓著孫俊良的手,一句話也沒說出來,只是拿手背抹眼淚。
大家走出了老人的院子,孫俊良掏出厚厚的一疊錢塞到了老人手中,并叮囑:“不要告訴記者。”
另一處新房的戶主叫蘭在和,70多歲,老兩口和未婚30多歲的兒子生活,150㎡樓板房旁邊新建的羊圈里有30多只羊。
村支書介紹了孫俊良,老人激動地上前握住他的手:“孫總,你可要來喝喜酒啊,你給我蓋了新房,又修了羊圈,還買了20只羊。兒子的媳婦找下了,結婚的日子都定好了,到時候你可要來啊!”
孫俊良高興地說:“老哥,恭喜您,我一定來。”
看完兩處新房,我們又來到了納林采當村的“愛心老年公寓”。
太陽落山時分,公寓院子的花壇上坐著十幾個老漢叼著旱煙袋曬太陽;幾十間公寓的房門開著,老婦們在三人間的床邊拉著話;廚房里的廚娘正在切菜丁,晚飯準備做拌湯,院落寧靜祥和。
公寓負責人告訴我們,愛心公寓為村里70周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免費提供養老場所,是孫俊良投資50萬元幫助村上建設的。目前可滿足100多名老人生活居住,現入住了33人。
走進公寓房間,室內配備了飲水機、電視機、沙發等。院子里還有蔬菜大棚,確保老人們常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
公寓里70多歲的王裊則老人說:“我們住在這里生活很好,每日三餐,葷素搭配,比在自己家都好,連被褥也是公寓給提供的,恒源對我們太好了。”
孫俊良在院子里四處看看,村支書告訴大家孫俊良來了,老人們紛紛走上前來,拉著孫俊良拍了一張“全家福”。
20年做慈善的力量是什么
走進孫俊良的辦公室,他正在用午餐。一碗白粥,兩個小饅頭,一盤青菜,這就是身價數十億元民企老板的午餐。
站起身來,孫俊良溫文爾雅地微微一笑:“對不起,董事會研究一個新項目,剛散會。”
在辦公室里,我們和他聊了幾個話題:
“孫總,您是陜北民營企業的領軍人物,您認為民營企業的使命是什么?”
孫俊良娓娓道來:“民營企業的使命,首先是把產業做好,把企業做強做大,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國家貢獻稅收。因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機遇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沒有民營企業的今天。其次是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政府分憂。恒源集團現有10多個子公司,6000多名員工,這6000名員工的背后是6000個家庭的近三萬人口,能使6000個家庭有穩定的收入,這本身就是做公益事業。第三,要回饋社會。現在社會上還有那么多的貧困人口,扶貧濟困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家的義務,民營企業應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天道酬勤,人道酬德,地道酬善。”
“孫總,無論從個人捐贈的數額,還是投入慈善公益的精力,你在陜西慈善事業中名列前茅,堪稱‘陜西慈善第一人’,是什么力量讓您堅守20年做慈善?”
孫俊良平心靜氣地說:“做慈善是企業的本分,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家庭貧困,深知生活的艱辛,農民的不易。當年我立志建設“神木第一村”,現在這個愿望實現了。村上144戶家家都住上了別墅,但周邊還有許多貧困村,還有更多的人口比較貧困,為了他們的脫貧摘帽,我還得努力。”
“聽說你有兩個孩子,你沒想著給子女多留點兒財富?”
孫俊良笑了笑:“企業家留給子女的應是精神財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而不是物質財富。恒源有79個股東,我的股份最多,但我在神木不是首富,最多排到第50名。我在北京沒買一套房子,在國外沒有一分錢的存款。道教始祖老子說得好,‘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俞有,既以與人己俞多’。”
達則善行天下,孫俊良這位農民企業家,以慈悲的情懷,用自己的財富正在塞北大地演繹著“善”的傳奇。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