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王艷: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繼續“沖鋒”

2019-05-31 08:57:04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林麝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與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金錢豹并稱“秦嶺六寶”。...

  □ 記者 滿淑涵

  林麝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與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金錢豹并稱“秦嶺六寶”。作為全國最大的林麝人工養殖縣,寶雞市鳳縣目前養殖規模約1.5萬余頭,年產值超過2億元,被譽為“中國林麝之鄉”。將林麝產業發展成為助力脫貧攻堅最具發展潛力的綠色產業,王艷和她帶領的林麝保育創新技術研究團隊功不可沒。

  2013年,擔任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副所長的王艷參與林業部門林麝耳號標記項目,從此與這種瀕危珍稀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野化放歸成功實現世界“首次”

  每年五六月間,是林麝產仔旺期,王艷都要跟林麝保育創新技術研究團隊的成員們扎到養殖基地去觀察、采樣。“我們要根據林麝不同季節的生理特點去開展相應的研究,所以基本上每個月有大半個月都駐扎在基地。”王艷笑著說,“實驗室里的白大褂、養殖基地的沖鋒衣就這樣切換著穿。”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棲息地破碎化,再加上人類亂捕濫獵,林麝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一度處于瀕危狀態。經過多年的棲息地生態建設,目前陜西野生林麝種群正在逐步恢復和壯大。

  將人工圈養繁育的野生動物經過野化訓練后放歸自然,補充野外種群,是拯救瀕危野生動物的重要手段。2016年,王艷和研究團隊擔負起世界首次林麝野化放歸試驗任務。經過一年的天敵躲避、識別人類威脅、飲食調整等野化訓練及長達半年之久的佩戴項圈實驗,13頭人工繁育林麝在省寧東林業局旬陽壩林場響潭溝被放歸自然。

  今年年初,王艷團隊傳來好消息:布設在放歸區域的紅外相機捕捉了一組林麝實體照片及視頻,畫面中出現野化放歸林麝攜帶幼仔的溫馨畫面。“說明放歸林麝已成功越冬并哺育后代,人工養殖林麝秦嶺野化放歸試驗獲階段性成功,這對促進林麝野生種群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有關林麝的系統研究才剛剛開始。王艷說,后續還將利用樣線調查、紅外相機輔助等對回歸自然的林麝進行野外巡護和監測,了解它們的生活規律、棲息地選擇、繁育等狀況,為更大規模野化放歸提供科學依據。

  科學養殖助力發展綠色產業

  雄麝產出的麝香是云南白藥、保心丸等名貴中藥的必備原料,屬國家戰略儲備物資,素有“軟黃金”之稱。

  “林麝膽小孤僻,喜歡獨居,對環境要求較高。”王艷介紹說,飼養、買賣、運輸林麝需要辦理飼養證、銷售許可證、運輸證,林業主管部門為此嚴格把控。長期以來,人工飼養以“企業+農戶”的形式為主,農戶投入少、設施差、技術落后,規范化程度低,養殖效益不高,種群發展緩慢。藥企或專業養殖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型養殖場也存在養殖環境、飼養標準、繁育技術、麝香質量控制及疫病防控技術等關鍵技術不科學、不規范問題,嚴重制約林麝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15年,王艷團隊申請并建成了寶雞林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為全國首家以林麝保種育種、麝香產品研發、科技示范等為特色的專家工作站。去年年底,陜西省科學院鎮巴林麝野外研究基地也落成運行。“林麝屬于食草動物,樹葉、胡蘿卜、萵筍等都是它的食料來源,林麝養殖業的發展也必然會帶動相關種植業的發展,因此是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綠色產業。”

  目前,王艷團隊已逐漸將技術推廣輻射到云南、廣東、湖北等地,推動了林麝產業走向全國。

  科研跟進經濟生態效益雙提升

  “我們現在在開發一款養殖軟件,讓每只林麝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它的分子序列、基因條碼,形成譜系。這樣就可以科學選配,防止出現種源退化。”王艷說,目前團隊正在開展林麝繁育、疾病、生態、進化、營養等方向的研究,每一項研究都“很有意思”。

  去年,王艷在帶領團隊調研了全國30多家林麝養殖場后,愈發意識到推動林麝標準化養殖的必要性。“養殖場各有一套辦法,質量信息隱晦,都覺得自己用的辦法是偏方效果好,但缺乏科學依據。”

  “我們計劃做一本標準化技術手冊,包括圈舍怎么建、食料如何搭配等等。”王艷說,“這需要大量的科學論證,比如分代選育就需要8到10年時間。所以說,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為了降低林麝空懷率,王艷團隊還嘗試通過雌麝體內孕酮的變化跟蹤觀察孕期體征,“簡單地說,就是開發適用于林麝的早早孕試紙,前期也要進行嚴格的實驗比對,這樣才可以投入應用。另外,基于疾病防控研究的快速診斷系統,也將在鑒定病源中起到提質提效作用。”

  “我愿把一顆赤誠的心、畢生的精力奉獻給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王艷還希望,通過建立完善有益的科普宣傳和培訓體系,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林麝,保護林麝。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林麝 野生動物 保護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