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記者謝昊天
在巍巍群山中,在山溪小道上,在老百姓的庭院里,在天麻種植基地,經常會看到一名中年人,提及他的名字,當地村民們無人不知。他就是寧強縣政協下派到陽平關鎮小寨子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張治華,村民們都習慣地稱呼他“張書記”。
陽平關鎮小寨子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665戶2300人,其中貧困戶188戶640人。小寨子村是由原來的三個行政村合并而成的,地域面積廣闊,村民居住分散,貧困面大,扶貧任務十分艱巨。
張治華
“盡早讓群眾脫貧致富,關鍵在基層組織。只有基層組織強了,才能當好‘領頭雁’,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駐村以來,張治華結合村情現狀,先后多次組織召開村“三委”聯席會議,研究制定各項工作制度,用制度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發展經濟、服務群眾。他駐村后完成了村“三委”換屆選舉工作,健全了村組班子隊伍。在工作中,他經常組織村組干部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分析會、談心談話會等,提高村組干部的黨性修養、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使村組班子戰斗力大幅提升。
對群眾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張治華深入調查研究,和村班子成員反復討論,積極爭取協調,實施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對18公里村組道路進行了硬化,在小寨子村建起了扶貧移民集中安置點,搬遷安置貧困戶74戶。對于分散安置的57戶貧困戶,他挨家挨戶跑了很多次,幫助他們協調宅基地、建筑材料,使他們都住進了新房;籌措資金20余萬元,對村自來水進行了改造維修,使全村貧困戶都用上了自來水;對農網實施了全面升級改造,使貧困戶安全用電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根據小寨子村資源優勢,他和村班子經過仔細考察,明確了引龍頭、建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發展思路,引進農業開發公司落戶該村,建立了現代農業觀光茶業園區,項目總投資5000多萬元,占地面積2000畝;確立了中藥材產業為“一村一品”主導品種,目前全村種植天麻達1000余畝;大力發展傳統種養殖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貧困戶擴大規模,目前生產基地初步建成。
駐村以來,張治華深切感受到,扶貧幫困不僅是要給貧困群眾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給予他們心理上的關愛。
肢體殘疾貧困戶張玉梅喪失勞動能力,家里日子過得緊,張治華不厭其煩地多次登門做思想工作,終于使張玉梅和家人樹立起生活信心,參加了扶貧技能培訓,丈夫開始務工掙錢,還將孩子送到學校上學。
貧困戶石貴元一直養殖能繁母豬,由于缺乏技術,不但沒有掙到錢反而虧了本。張治華得知后,請來技術員作指導,去年石貴元出欄仔豬40余頭,僅此一項純收入達2萬多元。
幫貧困群眾維修漏雨房屋、代辦營業執照、聯系貸款、外出務工……張治華的舉動,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關愛。
張治華還號召政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捐款5萬元和物資,辦起了村“愛心超市”。
他還積極協調爭取資金,在村上建起了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現在每到晚上,村里的大媽、小媳婦都會來到廣場跳起廣場舞……
如今的小寨子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發展產業興致高漲。據了解,全村累計種植中藥材3200余畝,養殖中蜂1200余箱、生態豬1800余頭,2018年人均增收在1800元以上,去年該村142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