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話說下馬陵

2019-11-25 08:51:50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古人的安葬地是分等級的,帝王的叫陵,名人的叫墓,貴族的叫冢,普通人的叫墳,故不知就里的人就會以為這里埋著一位帝王,其實這里埋的是漢代提出影響深遠的“獨尊儒術”的大學者董仲舒。當年特別喜歡和尊重董仲舒的漢武帝,每行至此地就下馬步行,故有下馬陵之稱。...

  古人的安葬地是分等級的,帝王的叫陵,名人的叫墓,貴族的叫冢,普通人的叫墳,故不知就里的人就會以為這里埋著一位帝王,其實這里埋的是漢代提出影響深遠的“獨尊儒術”的大學者董仲舒。當年特別喜歡和尊重董仲舒的漢武帝,每行至此地就下馬步行,故有下馬陵之稱。

  □朱耀儒

  西安城墻內的文物古跡除了碑林,就只剩下一個下馬陵了。

  下馬陵位于南城墻腳下的順城巷,東起和平路,西至柏樹林,長825米,寬5米左右,路面由青石板鋪設,其顏色與古城墻相得益彰。

  這段不足千米的路為何叫下馬陵?許多人會問是哪位皇帝安葬在這里?非也?古人的安葬地是分等級的,有不同名稱和叫法。帝王的叫陵,名人的叫墓,貴族的叫冢,普通人的叫墳,故不知就里的人就會以為這里埋著一位帝王。其實這里埋的是漢代提出影響深遠的“獨尊儒術”的大學者董仲舒,當年特別喜歡和尊重董仲舒的漢武帝每行至此地就下馬步行,故有下馬陵之稱。按照常規,這里應該叫“董仲舒之墓”,但卻以“陵”相稱,將“墓”提高了一個檔次,體現了漢武帝和當時人們對大學者的敬佩和尊崇。

  下馬陵沒有其他街衢那么熱鬧與喧囂。由和平路往西走,不遠處路北便可見一干休所圍墻上嵌著一塊文物保護碑。碑是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上寫“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仲舒墓”,時間是“一九五六年八月六日”。圍墻之內,有西漢思想家、儒學大師董仲舒的墓以及為紀念他而設的董子祠和涼亭等。此墓冢占地2.16畝,樹木叢生,壞境優雅。董子祠內掛著一幅董仲舒畫像。董子祠背后,是董仲舒墓冢。墓冢高約2.5米,直徑約6米,四周由青磚圍墻保護著,墓前立著一塊墓碑。

  然而,對于董仲舒墓的所在地,多年來一直存有爭議。這里到底是不是董仲舒的墓地?眾多學者考證認為又在他處。持有最權威性觀點的是西北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張永祿。他在所著的《西安古城墻》一書中,根據北宋《太平寰宇記》的記載,認為“董仲舒墓在(興平)縣東北二十里”。與此說法巧合的是,在如今的興平市南位鄉策村東南250米、茂陵東北652米處,恰有一墓冢。冢底部長71米,寬30米,冢高14.3米,被當地人稱為“次冢”,相傳這就是董仲舒墓。這與《太平寰宇記》所記相吻合。同時,墓冢附近有一個村莊,名叫“策村”,村中大部分人都姓董,相傳他們就是董仲舒的后裔。可見董仲舒陪葬于茂陵之說是可信的。

  至于董仲舒墓為何會在下馬陵?張教授解釋說,這與明清幾位官員在此建董子祠有關。明正德元年(1506年),陜西巡撫王珝在西安城東南郊的蝦蟆陵處建董子祠。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陜西巡按都御史趙廷錫將城外“蝦蟆陵”處董子詞移建于西安城內今和平門內西側路北,并在祠后起冢為墳,稱董仲舒墓。清康熙六年(1667年),咸寧知黃家鼎在此重建祠堂三間,并在大門外立石,上書“下馬陵”三字,門刻“董子祠”三字。從此,和平門里下馬陵的說法,一直延續到現在。

  大概正是因為幾代人的誤傳和遷移重建,便給下馬陵和董仲舒墓蒙上了一層歷史的迷霧,使其更具魅力。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下馬陵 董仲舒 安葬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