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他愛管“閑事”。
有人問:“多愛管?”
免費為弱勢群體打官司、提供法律咨詢2000多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上百起;幫村民修果庫、賣蘋果,銷售收入600多萬元;設立獎學金資助貧困大學生,已堅持20多年;組織制作疫情防控、護航十四運會、復工復產等公益普法小視頻……
他就是省政協委員、北京市安理(西安)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主任屈金岡。
管“閑事”始于助學。
1993年,屈金岡成為執業律師。幾年后,他就開始在延安大學設立獎學金資助貧困大學生,資助金額從2000元、2萬元漲到5萬元,至今從未間斷。
2017年,屈金岡代表所在律所出資100萬元,與延安大學政法學院共同創辦了“煒衡律師學院”。去年,屈金岡的母校西北政法大學建校85周年,他又捐贈100萬元。
在屈金岡的辦公室,有一條一米多長的書法拓片被單獨掛在一面墻上,上面寫著“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
“我喜歡這句話。”問及原因,屈金岡說不出許多,但提起讀書,他一臉認真:“一定要多讀書,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在職業范圍內管“閑事”是屈金岡的常態。
2020年,延安市子長市一名兒童從幼兒園跑出來,經過鐵軌時,被火車軋斷小腿,導致左小腿截肢。孩子的父親早逝,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撫養。兩位老人和幼兒園、鐵路方多次交涉,都沒有結果。幾經輾轉,兩位老人找到屈金岡。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他立即決定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屈金岡累計投入超過50個工作日,不僅案件勝訴,還為孩子爭取到了法律允許范圍內最高級別的賠償。
“免費的,忘了錢這回事吧。”面對出不起服務費的弱勢群體,屈金岡不止一次這么說過。
屈金岡擁有黨員身份也源于一次管“閑事”。
2018年,屈金岡擔任延安市律協會長,得知全國律協行業要組織黨員培訓,他便主動向司法部和全國律師協會申請來延安培訓學習。經過中省市層層調研考察,最終,全國律師行業黨校在延安干部培訓學院掛牌,五湖四海的律師都來到延安培訓學習、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禮。借著這個契機,他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向下走,屈金岡把“閑事”管進了鄉村。2017年,屈金岡所在律所結對幫扶延安市寶塔區廟塬村。為了讓村民錢包更鼓,他瞄準了蘋果產業,并自掏腰包捐資修建果庫,幫村民設計外銷包裝,搭建起銷售網絡。
幫助村民致富的同時,屈金岡還經常為村民普及法律知識,培養村民的法治意識,一份薄薄的蘋果銷售合同就是證明。
“剛開始,都沒幾個人會看買賣合同。你一問,好多村民連定金、預付款是個啥都不知道,更別說追貨款、解決其他買賣爭議了。”屈金岡擺擺手,拿起手機向記者展示,“現在不一樣啦,哪家都有個懂合同的。這不,村長剛剛還和我打語音電話呢,今年蘋果生意又很好。”
除了廟塬村,屈金岡還先后擔任了延安市寶塔區五個村的法律顧問,為村民無償提供法律服務。“黨的教育召喚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他說,無論是作為黨員還是律師,服務群眾責無旁貸。
向上走,屈金岡管“閑事”的“手”觸到了全省的法治文明建設。
2021年,屈金岡受陜西省政府聘任,成為省政府法律顧問。去年,他以顧問身份對我省黃河沿岸煤炭資源開發許可進行規范性文件審查時發現,有關部門把黃河的禁止開采范圍設定為500米。當時正值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他注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已經過了二審,其中就有黃河沿岸礦產資源開發的相關內容。
通過查閱資料,屈金岡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中明確規定長江沿岸一千米之內禁止開采礦產資源。“黃河呢?黃河的生態環境要比長江更脆弱,那么開采距離只會比長江更遠,至少也是持平。”
屈金岡最終在文件上作了否定簽字。果不其然,黨的二十大召開后一周,《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順利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
2023年初,屈金岡當選十三屆省政協委員。或許是政協工作有著管“閑事”的屬性,問及以省政協委員身份履職的感受時,屈金岡坦言:“政協工作很有意思。”
帶著兩屆地市政協委員工作的經驗,頭回參加省兩會,屈金岡就帶來了《出臺我省律師從事公益法律服務無票抵扣經營成本實施細則的建議》的提案。“這是一件號召廣大律師投身公益,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同時提醒同行不要抱有偷稅漏稅僥幸心理的提案。”屈金岡評價道。
不久前,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工作人員前往屈金岡處研討提案辦理工作,他當場向來訪人員發出了共同調研的邀請:“國家有關部門已下發了相應支持文件,也有一線城市已出臺相關規定,我有落實的信心。”
隨著管“閑事”的面越來越廣,屈金岡關注的領域也越來越多,這位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勞動模范也愈發忙碌。記者采訪他時,能直觀地感受到:前腳和村支書通完電話,后腳省高院邀請陪審觀摩,中間穿插著幾個代理案件、咨詢電話,“嘴”就沒停過。
6月18日,屈金岡前往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律師公益(社會責任)典型案例發布會。接受完榮譽,他在朋友圈寫道:“勇擔社會責任,傳遞法治溫暖,致敬!我們永遠在路上!”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