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北枕秦嶺之巍峨,南依巴山之秀美,總面積2.35萬平方公里,素有“秦巴明珠”之雅稱,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寄語的“平安順利、幸福安康”之福地。
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表彰大會
初心如磐石堅定,奮楫揚帆篤定前行。承載著2021年和2022年連續考評優秀的輝煌篇章,2023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主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有序推動“三個轉向”戰略布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干群一心,不負重托、惟行惟勤。
明責與心 共赴擔當之旅
安康市委、市政府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中之重,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等會議23次,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凝聚工作合力,壓緊壓實黨政、部門、幫扶“三條線”,統籌推進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做到方向不偏、焦點不散、力度不減。
構建上下聯動的責任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鞏固銜接工作,分管領導深入基層一線,傳導壓力、破解難題,強力推動鞏固銜接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市縣兩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均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第一組長和組長,先后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擴大)會、重點工作推進會、現場會等會議13次,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安康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常態化推進鞏固銜接工作機制》等重要文件36個。健全領導聯縣、部門幫村、干部包戶機制,34名市級領導聯縣包抓34個重點村,中省市縣共計1279個單位參與定點幫扶工作,輪換選派駐村第一書記1297名、工作隊隊員2287名,全年投入定點幫扶資金2.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144個。
認真落實中省支持重點幫扶縣政策舉措,按照“一縣一策”“一鎮一策”“一村一策”思路,明確年度目標,細化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舉措,統籌推進4個國家重點縣、1個省級重點縣和10個省級重點鎮、252個重點村幫扶工作落實落地。全年投入5個重點幫扶縣銜接資金15.42億元,實施項目1432個,分別占全市的72%、68%,石泉縣入選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投入重點幫扶鎮、村銜接資金3.62億元,全面提升了重點幫扶區域整體發展水平。
深化常安協作,組織舉辦黨政代表團互訪等活動,爭取蘇陜協作資金7.87億元(規模居全省第一),選派黨政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25名赴常州掛職,蘇陜推動東部產業轉移打造毛玩之都經驗入選全國典型案例。策劃舉辦“深化定點幫扶、促進合作發展”中省幫扶單位懇談會、市縣黨政代表團拜會中省定點幫扶單位等系列活動,在北京籌辦2023航空助農大會并成為東航集團首個航空助農巡回共建城市,隆重表彰全市鞏固銜接先進集體50個和先進個人100名,廣泛凝聚了社會幫扶合力。
中省定點幫扶單位走進安康市懇談會
識重而行 于穩固之基精準施策
聚焦“三保障”及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重點,持續加大保障供給力度,確保政策有效銜接、穩定連續。健全控輟保學機制,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2.09萬人次、2.02億元,實現應助盡助;全面落實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參保政策,扎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持續改善鄉村醫療衛生條件,脫貧群眾大病患者、慢病患者均納入規范管理和及時救助;常態化開展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監測,加快因災倒損房屋修繕和恢復重建,1109戶危房改造全部竣工驗收;聚焦供水水質不達標、管護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常態化、全覆蓋開展農村飲水問題排查整改,讓群眾實現從“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轉變,全市所有行政村、自然村100%通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2%;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低保、臨時救助、殘疾人補貼政策,扎實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狠抓銜接項目謀劃和資金管理。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投入財政銜接資金24.78億元,實施項目2097個,中省銜接資金支出率100%。2024年謀劃入庫項目3473個、計劃投資53.73億元。健全扶貧資產后續管護長效機制,確保持續發揮效益、群眾可感可及。
落實動態監測全覆蓋篩查排查。召開全市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建立防返貧監測幫扶“雙向交辦四步閉環”機制,強化全覆蓋排查、常態化督幫、點對點抽查和一對一幫扶,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累計納入監測對象24456戶78596人(2023年新識別監測對象2676戶9135人),落實幫扶措施81824項,累計消除風險16069戶53189人,風險消除率67.7%,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聚焦問題整改補短強弱除隱患。深入推進中省考核評估、專項整治、審計監督、媒體暗訪等反饋問題整改,召開全市鞏固銜接問題整改推進會和重點工作督辦部署會,組織“市級部門+縣區”聯合督幫組對縣(市、區)進行全覆蓋交叉督幫,扎實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確保中省考核評估反饋和市級自查發現的19個問題真改實改,確保各類問題動態清零。堅持常態化督幫和集中督幫相結合,對標對表補短強弱,協調各方解決好脫貧群眾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急難愁盼問題,通過隨機抽查、明察暗訪、清單交辦、限時整改,協同聯動開展5輪次集中督幫,覆蓋10縣市區和高新區、恒口示范區以及94個鎮辦、171個村社、35個市級行業部門,推動整改問題301個,確保鞏固銜接重點工作落實落地。同時,加強政策引導和解疑釋惑,積極化解信訪輿情,持續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履責不輟 為富民興農續寫華章
夯實產業之基,在聯農帶農上求質效。印發《關于推動全市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按照“四個一批”發展路徑分類施策,切實提升產業幫扶實效。將中省銜接資金60%以上用于支持茶葉、魔芋、生豬、生態漁業等“6+X”特色產業發展,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79.28億元,實施特色產業項目865個,培育村集體經濟收益10萬元以上村1548個,全市1233個農業企業、合作社等通過訂單生產、產業用工、收益分紅等方式帶動11.5萬脫貧人口實現穩定增收。“安康富硒茶”品牌影響力穩居全國20強,漢濱、紫陽、平利、白河4縣區入選全國重點產茶縣,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
出臺促進脫貧人口穩增收“二十條政策措施”,扎實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雨露計劃+”等穩就業促增收行動,多措并舉強化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蘇陜協作轉移就業等具體措施,全市脫貧人口務工37.99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106.44%。持續推廣“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模式,穩定發展新社區工廠1017家,吸納就業3.78萬人。大力實施“勞務品牌+技能培訓”模式,紫陽修腳師、旬陽建工兩個勞務品牌躋身全國30強。
聚焦年度人均純收入低于8000元脫貧群眾、收入下降脫貧人口、易地搬遷人口收入增速低于脫貧人口平均增速等三類群體,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全市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收入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4884元、增長14.1%。
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鞏固銜接的重要抓手,科學合理完成117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實施鄉村建設項目2596個。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鞏固提升“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專項行動成果,探索建立“群眾自籌、財政補助”的人居環境整治補助辦法,全市農村環境面貌得到極大改善,78個村獲評“陜西美麗宜居示范村”。深化村民自治鄉村,1370個文明單位結對共建210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村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1589個,開展道德評議4000場次,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持續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強化法治德治自治鄉村,全力推行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社會治理機制,1925個村(社區)配備法律顧問,“兩說一商”“家家幫”等特色做法,“老哈調解室”“老好人調解室”等260余個民間調解室,成為矛盾糾紛的“減壓閥”“說和處”“穩定器”。選樹易俗典型案例,評選表彰先進典型,開展道德評議4000場次,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安康榮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稱號。
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一年來,全市鞏固銜接工作躍上新臺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體現新作為、呈現新亮點。產業幫扶經驗成效成功入選上合組織減貧和可持續發展論壇現場展示、全國脫貧地區幫扶產業發展推進會現場視頻觀摩,得到時任國家鄉村振興局主要負責同志的充分肯定;繼紫陽修腳技能脫貧、安康承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轉移之后,鎮坪黃連產業助力脫貧增收獲評第四屆全球最佳減貧案例;石泉“歸雁經濟”促就業穩增收案例入選2022年度國家考核評估典型經驗;“五抓聯動”鞏固脫貧成果等29篇經驗信息被中省簡報推廣;“蓄足人才活水 助力鄉村振興”等12項經驗做法在中省會議交流;全國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現場會等5個中省現場會在安康召開;推薦5個集體14名個人獲全省定點幫扶先進表彰,形成了上下、條塊、內外協同一致奮勇爭先的良好態勢和“中省領導有肯定、中省主媒有報道、中省推介有典型”的工作格局。
一組組沉甸甸的數據,凝聚著全市干部群眾的辛勤付出,昭示著人民群眾生活發生的可喜變化。安康市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鞏固銜接的征程上譜寫華章,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傾注心血、收獲實效,在廣袤的鄉村沃野上唱響奮斗逐夢的歡歌,努力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鄉村發展更加美好、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共同繪就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各界導報》2024-02-19 第5620期 第12版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