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王偉(左一)受訪者供圖
□ 記者 殷博華
“高校既是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主陣地,也是從事科學研究、理論創新的主戰場,還是服務政府決策、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揮高校優勢,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研究和服務工作,是我的責任和使命。”4月29日,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偉在談及工作時感慨道,自己曾是一名來自新疆的蒙古族學生,能夠走進西安交通大學學習和工作,得到悉心教導和培育,如今已成長為學校科研教學的骨干,用實際行動回報著黨和國家的培育之恩。
王偉出生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94年進入西安交通大學學習,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2017年,她擔任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對學院的科研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入地思考。
在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后,王偉認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的重大創新,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需要立足不同學科開展研究,并在校黨委統戰部、社會科學處和學院的支持下,申報和獲批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研究基地。
2023年履新省政協委員后,促進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探索民族工作的量化抓手,是王偉履職關注的重點。她積極參與政協組織的各項調研活動,認真撰寫提案,積極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路徑。今年省兩會期間,她被評為2023年度優秀省政協委員。
“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我要以委員身份,更有力地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王偉說,陜西高校眾多,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面大有可為。
為詳細了解我省高校民族工作開展情況,去年5月至7月,圍繞“加強新時代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議題,王偉參加了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組織的專題調研,先后前往西藏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以及西藏自治區進行調研,系統了解我省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全面考察學習西藏在相關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并主筆撰寫了《省政協“加強新時代高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協商座談會情況報告》,獲得省級領導批示。
王偉通過調研發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之大者”,但各地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實效,目前難以科學地衡量和評價。為解決這個問題,去年9月至12月,在省政協和省民宗委的支持與協調下,王偉帶領調研組在5個城市、14個縣區、30個街道和鄉鎮進行調研,并形成初步成果。
今年3月初,王偉再次跟隨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到廣西,學習廣西社區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充分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發展需求,并通過科研項目為文化潤疆貢獻高校力量。
履職期間,王偉通過為支部講黨課、開展課程思政、主持研究項目、開展相關調研等方式,持續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結合我省省情,緊扣問題、突出重點,撰寫了《關于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案》《關于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的提案》等提案,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力量。
“作為省政協委員,今后將繼續認真履職盡責,交上一份回答時代之問、回應人民關切的履職答卷。”王偉說。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