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成績單”,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501.97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位。總體來看,主要經濟指標總體運行平穩向好,經濟運行整體呈現“恢復向好、穩中加固、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如何做好“穩”和“進”的統籌文章,推動經濟發展持續提質進位?11月15日,省政協召開本年度第二次經濟工作協商座談會,部分委員、專家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協商交流,把脈經濟形勢,直面改革熱點,共謀發展良策。
胡清升
省統計局總統計師
橫向對比找差距,縱向分析謀發展。會上,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通報并解讀了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他概括總結說,從生產供給來看,農業保持穩定,工業穩中提質,建筑業生產加快,服務業持續恢復;從三大需求來看,投資穩中向好,消費持續回暖,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從質量效益來看,財政收支穩定,企業效益提升,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從發展動能來看,新產業規模壯大,新需求加速釋放,新增長點支撐有力。“總體來看,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積極因素累積增多,但細剖經濟增長支撐因素,部分領域仍穩中存憂,要全力推動工業穩產增效,筑牢經濟增長‘壓艙石’;全力擴大有效投資規模,走好經濟增長‘先手棋’;全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托穩經濟增長‘助推器’。”
蒲小川
省政協委員
延長石油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蒲小川認為,當前,“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熱點,氫能與儲能、基因技術、量子信息等產業處于擴張期,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等產業處于孕育期,未來5到10年有望成為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速加力建設,正以改變要素條件、組合形式、配置效率等方式,優化我省生產要素,提升投入產出效益。”蒲小川說,要持續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還需面對全國統一大市場順勢而為、乘勢而進、聚勢而強,完善包含宏觀戰略、中觀思維和微觀措施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創新鏈解決共性及關鍵技術問題,為產業鏈解決工程化技術及產業培育問題。
陳斌
省政協常委、省九三學社副主委
西安交通大學能動學院教授
“低空經濟產業鏈長,輻射帶動效應強,對擴大內需、促進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具有積極作用。”陳斌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勢下,低空經濟大有可為。“陜西是我國航空產業重要的集聚區之一,航空產業創新綜合實力雄厚,為發展低空經濟新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堅實保障。”
圍繞盤活資源、挖潛增效,陳斌建議,應健全政策保障體系,優化管理機制,改善運行環境,依托西安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形成通航運營、跨區域空中旅游、通勤航空、救援、勘探、播種、醫療援助、人工降雨、運動訓練等多元化發展格局。“此外,還應整合延伸產業鏈條,聚焦智能制造和通航細分領域,重點布局通用飛機和無人機整機制造、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增材制造、衛星導航定位等相關產業,助推低空經濟創新發展。”
王武鎖
省政協委員
陜西恒盛(集團)董事長
陜西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數據顯示,我省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4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1.6%,全省企業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到35.9%,數字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王武鎖披露的一組數據引起大家關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陜西路徑該怎么走?
經過前期調研,王武鎖認為,對標發達省份實現追趕超越,首先必須直面我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資源配置不足、創新力度不夠、引領示范近乎缺失等問題,對癥下藥、因業施策。“具體來說,就是要全面學習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相關知識,將信息數字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生產技術深度融合,構筑數字生態體系。同時,選擇一批制造業頭部企業,挖掘模塊化、可落地、易推廣且帶動意義強的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引領全行業快速升級。”
李宏安
省政協委員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近年來,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實踐中,“服務型制造”的“陜鼓模式”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聚勢。
協商座談會上,李宏安向大家“描繪”了他眼中的綠色能源綠色發展前景。“陜西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在全國排名靠前,水資源、風能和光能也具有優勢潛能;此外,巖鹽探明儲量十分可觀,鹽穴容積容量大,地質結構穩定,鹽穴雜質少,埋藏深度較深,是壓縮空氣儲能儲氣的優質資源,這都為陜西智慧綠色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
李宏安表示,目前,陜鼓集團第二階段的轉型正逐步邁向更高階段,將持續踐行為人類文明創造智慧綠色能源的使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能源強企的步伐,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
劉迎軍
省發改委副主任
為落實落細中央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我省密集出臺一系列財政政策,不僅從宏觀層面推動全省經濟平穩運行,更從微觀層面促就業、保民生。
四季度,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到了沖刺收官的關鍵期,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從中長期來看,應怎樣抓住新機遇應對新挑戰?
省發改委副主任劉迎軍透露,下一步我省還將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穩定規上企業生產運營,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貼息貸款等盡快落地生效,強化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同時,支持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銷售,創新發放電子消費券,帶動餐飲等消費回升。推動創新、改革、開放加快釋放動能,以“三項改革”放大秦創原總窗口效能。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深化“畝均論英雄”和“標準地”改革試點。落實好援企穩崗政策,聚焦青年等重點就業群體,保持招聘活動不斷線。加強脫貧人口就業收入動態監測和低保、臨時救助等工作銜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各界導報首席記者 滿淑涵 文/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